乡村中小学德育现实境遇与应有行动
□魏滟欢
字数:1829
2023-08-20
版名:理论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新发展阶段,作为乡村社会公共空间和文化高地的乡村学校,不仅需要承担起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还需肩负起加强乡村人才储备、传承优秀乡土伦理和振兴乡村文化的时代使命。其中,乡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是完成以上任务和使命的有利抓手。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德育,乡村中小学校可以引导乡村青少年形成爱护家乡、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意识,培育乡村青少年的正确三观和道德素养,让更多的青少年真正了解乡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留住人才。
然而,近年来虽然乡村教育建设在不断完善,但由于种种不良因素的限制,乡村学校德育仍是改革的“短板”,其可能引起教育领域的“木桶效应”。因此,有必要厘清当下乡村德育的现实境遇,并提出应对的行动策略。
▶现实境遇
乡村学校德育目标定位存在偏移,主要表现为:
教育目标功利化,德育未受到足够重视。首先,大部分乡村学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关注考试分数、升学率等应试教育思想,认为德育科目是“副科”,在升学考试中占分值比重小,私下用“主科”代替德育课程课时。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也将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加强“主科”教学等方面。其次,功利主义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选择,学生容易在功利化和消费主义的理念中模糊了学习的价值理性目的和自身的理想信念。由此,片面关注成绩容易导致乡村学校对德育工作的忽视,德育活动走形式,严重阻碍了乡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未因地制宜,乡村学校德育倾向城市取向模式。面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城市学校文化,乡村学校容易丢失对乡土社会的文化自信,出现身份认同危机。在学校德育上表现为倾向采取城市取向模式,隐匿处理乡土文化。总体而言,乡村学校德育内容多将城市文化视为先进、文明的产物,而乡土文化则被视为落后、保守的代表。就教师队伍而言,由于乡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些在乡村任职的教师尤其是支教教师多数来自城市,他们传播弘扬的大多是现代化知识和城市中心价值观。就教材内容而言,德育教材大部分图文内容都和城市文化相关,对乡村生活的体现不足,由此弱化了乡村、农民的生活环境、习俗。可以看出,无论是乡村学校在德育课程内容方面的展现,还是乡村教师在学校德育活动中所传递出的知识,都显现出乡村学校德育内容对一些乡土伦理的淡化和疏离。
▶应有行动
摆正乡村学校德育目标定位。乡村学校德育需找准定位。具体而言,第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德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过于注重分数和升学率最终会偏离学校教育的本质,培养出单向度发展、人格不健全的学生,只会背离乡村学校德育的初衷。乡村学校可以通过教职人员培训、考评机制、教师交流合作等方式重申德育的重要地位。第二,扎根乡土社会,紧扣时代脉搏,走乡村德育特色化路径。乡村学校不应把自己当成城市学校的低配“翻版”,过度采取城市学校办学模式。乡村学校德育需利用好、开发好独特的乡土文化底蕴,帮助学生认识依恋乡土、村规民约、自然和谐等乡村文明,得到乡土的滋养,建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理性地认识到民主法治、规则意识等城市文明。
精准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乡村学校可以把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寻求乡村社会合作作为抓手加强德育课程建设。首先,增强德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政府牵头引导乡村教师与高校研究者合作,建立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还可在高校进修学习积累先进的德育教学经验,由此转变乡村教师德育观念,提升乡村学校德育有效性。其次,寻求乡村社会合作,结合乡村特色开展德育课程。校方和教师不应拘泥于德育教材,还需从学生身边、乡村寻找合适的德育课程资源。提高乡村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扎根乡土,让乡村成为乡村教育的一部分,使乡村生活的伦理经验成为助益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来源。
营造良好乡村德育环境。良好的德育环境需要多方协同营造。首先,乡村学校职工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互助有爱的生活学习环境。虽然面对一些学生家庭等方面的疾苦,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教师们可以在学校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例如把班级建造为一个“类家庭”的成长共同体,通过教师和同辈学生的相互关爱和陪伴提升学生们的幸福感。其次,乡村学校需有针对性地展开关于互联网的德育工作。学校需同家长统一战线,家校合育采取措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教师转变传统德育教学观念,可以利用优秀的网络资源以及合适的反面教材对学生展开德育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性格。
然而,近年来虽然乡村教育建设在不断完善,但由于种种不良因素的限制,乡村学校德育仍是改革的“短板”,其可能引起教育领域的“木桶效应”。因此,有必要厘清当下乡村德育的现实境遇,并提出应对的行动策略。
▶现实境遇
乡村学校德育目标定位存在偏移,主要表现为:
教育目标功利化,德育未受到足够重视。首先,大部分乡村学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关注考试分数、升学率等应试教育思想,认为德育科目是“副科”,在升学考试中占分值比重小,私下用“主科”代替德育课程课时。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也将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加强“主科”教学等方面。其次,功利主义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选择,学生容易在功利化和消费主义的理念中模糊了学习的价值理性目的和自身的理想信念。由此,片面关注成绩容易导致乡村学校对德育工作的忽视,德育活动走形式,严重阻碍了乡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未因地制宜,乡村学校德育倾向城市取向模式。面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城市学校文化,乡村学校容易丢失对乡土社会的文化自信,出现身份认同危机。在学校德育上表现为倾向采取城市取向模式,隐匿处理乡土文化。总体而言,乡村学校德育内容多将城市文化视为先进、文明的产物,而乡土文化则被视为落后、保守的代表。就教师队伍而言,由于乡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些在乡村任职的教师尤其是支教教师多数来自城市,他们传播弘扬的大多是现代化知识和城市中心价值观。就教材内容而言,德育教材大部分图文内容都和城市文化相关,对乡村生活的体现不足,由此弱化了乡村、农民的生活环境、习俗。可以看出,无论是乡村学校在德育课程内容方面的展现,还是乡村教师在学校德育活动中所传递出的知识,都显现出乡村学校德育内容对一些乡土伦理的淡化和疏离。
▶应有行动
摆正乡村学校德育目标定位。乡村学校德育需找准定位。具体而言,第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德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过于注重分数和升学率最终会偏离学校教育的本质,培养出单向度发展、人格不健全的学生,只会背离乡村学校德育的初衷。乡村学校可以通过教职人员培训、考评机制、教师交流合作等方式重申德育的重要地位。第二,扎根乡土社会,紧扣时代脉搏,走乡村德育特色化路径。乡村学校不应把自己当成城市学校的低配“翻版”,过度采取城市学校办学模式。乡村学校德育需利用好、开发好独特的乡土文化底蕴,帮助学生认识依恋乡土、村规民约、自然和谐等乡村文明,得到乡土的滋养,建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理性地认识到民主法治、规则意识等城市文明。
精准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乡村学校可以把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寻求乡村社会合作作为抓手加强德育课程建设。首先,增强德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政府牵头引导乡村教师与高校研究者合作,建立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还可在高校进修学习积累先进的德育教学经验,由此转变乡村教师德育观念,提升乡村学校德育有效性。其次,寻求乡村社会合作,结合乡村特色开展德育课程。校方和教师不应拘泥于德育教材,还需从学生身边、乡村寻找合适的德育课程资源。提高乡村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扎根乡土,让乡村成为乡村教育的一部分,使乡村生活的伦理经验成为助益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来源。
营造良好乡村德育环境。良好的德育环境需要多方协同营造。首先,乡村学校职工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互助有爱的生活学习环境。虽然面对一些学生家庭等方面的疾苦,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教师们可以在学校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例如把班级建造为一个“类家庭”的成长共同体,通过教师和同辈学生的相互关爱和陪伴提升学生们的幸福感。其次,乡村学校需有针对性地展开关于互联网的德育工作。学校需同家长统一战线,家校合育采取措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教师转变传统德育教学观念,可以利用优秀的网络资源以及合适的反面教材对学生展开德育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