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故事类文本读写整合教学实例探究

□蒋晓旭

字数:1639 2023-07-30 版名:知行
  自江苏省新高考政策开始实施以来,英语读写整合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在探索英语读写整合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又是研究重点。非故事类文本体裁丰富、形式多样,有助于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开阔视野、丰富认识和提高思维品质。
  本文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和解读文本的三个层面,以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必修第二册Unit3FestivalsandCustoms的Reading课文Alexaroundtheworld为例,阐述如何进行非故事类文本读写整合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笔者引导学生完成读写整合的过程可以具体分为四个教学步骤。
   基于故事主线的内容,辨析风俗文化现象、梳理概括信息
  在阅读Alexaroundtheworld时,通过标题与插图,笔者引导学生预测语篇是记录旅行经历的文章。接下来在阅读语篇之前明确文体特征即旅行日志的特征和要素,并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梳理一场印度婚礼的流程,感受不同的风俗文化。在阅读关于巴西狂欢节的旅行日志之前,笔者播放一段热闹非凡的狂欢节视频,将学生的兴趣从幸福的婚礼引向热闹的狂欢节盛会。笔者通过why和what提问学生关于狂欢节的主要庆祝方式和作者的所见所闻,借助作者的视角了解国外的节日文化。
  基于语言特点和文本特征,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总结语言的特点
  在处理语篇的语言特点时,笔者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婚礼场景描写的描述性词汇或者短语,进一步感受作者笔下的婚礼氛围。笔者要求学生思考这场婚礼的氛围并推测作者的情绪感受,再在旅行日志中找到supportingdetails。通过分析推断语篇中的语言细节和特点,以why句式推动学生深度思考作者对于异域文化采取的态度是什么。
  在研读关于巴西狂欢节的旅行日志时,笔者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用的一系列动词,感受两个段落的差异。学生可以分析出作者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狂欢节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由此学生可以作出分析推测,作者擅长使用修辞手法和利用优美的词句帮助读者身临其境。接下来笔者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寻找文中具有特色的语句来佐证作者的这两点写作技巧。在讨论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发言笔者集中归纳较有代表性的句子,通过英汉互译的形式和学生一起赏析语言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词汇。
   基于文章主旨,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第三个教学步骤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Alex能够给读者呈现精彩的民俗文化是因为他带着什么样的态度去旅行他国异乡呢?面临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能否像Alex一样想到“Althoughour cultures are so different, the smilingfacesarethesame.”接下来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不同文化思想。
  深入学习目标,理解文化内涵、书写文化自信
  在最后一个教学步骤中,笔者抓住这个写作机会帮助学生运用巩固本课学到的写作技巧,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写作能力。在写作前要求学生对先前所学的内容包括作者的文化意识和写作技巧进行简要的总结回顾,一方面让学生对作者尊重包容外国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再创佳作传播中国文化做到文化自信,阅读自然过渡到写作,顺利实现读写整合。
  笔者在课堂上给出了开头结尾,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延续文章中的主题语境和写作风格,并且通过语言表达文化自信。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选择一篇游记当堂完成并展示。
  本次读写整合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和认识自己作为读者和作者的身份,获得思维、语言和文化表达等方面的综合提升。笔者给予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观点、交流情感的机会,在真实语境下进行的读写整合实践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获取信息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又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更好地个性化表达。
  学生通过此次非故事类文本的阅读,掌握了旅行日志这样一种新的阅读体裁,并通过分析推测,归纳和整合了此类文体的基本要素。在写作这类文体时,语言表达需要服务于文体特征和主题意义。在文化意识方面,学生也感悟到:在旅行时每一位旅游爱好者都是文化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笔者通过这篇案例语篇,引导学生从语言学习走向文化思辨,并结合写作思考和体验如何正确传播文化。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出发深度解读文本,笔者通过读写整合促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语言学习走向思维的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