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生动的两栖动物演化探究实验课

□李远军

字数:1436 2023-07-26 版名:成长

  本学期初,我就在心底里筹划着要开设“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户外课程。因为是村小,学生很多方面是无法与城里的孩子进行比较的。但我始终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心里明白,他们对身边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相较于城镇学生要掌握得多得多,只是不够系统。因此,如果我能把这些现有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并利用在课堂内外,以期达到乡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无不是在践行自己的教育初衷,来尝试着打造乡村教育的一个亮点。
  每到周四的少队活动课,一如既往地要带领学生去周边转转。除了下雨天之外,学生总会迫不及待地问我:“老师,今天我们去哪?”
  这样的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计划,我会依据当下的时令和自然风景变化临时做出安排。
  在几年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深刻记得两栖动物的概念是学生难以理解及掌握的重难点。这一概念,相对来自村小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要稍快一些。生物学本是最好玩、最简单的学科,我竟在诸多时刻达不到心中的理想教学状态。
  两个月前,天气稍渐还暖,我带领孩子们一同去河道里观察蛙卵及其孵化,意欲对今后“两栖动物”课题的重难点进行提前破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是推动探究自然科学的原动力,无需过多引导,他们便能总结蛙卵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孵化环境。
  能在自然中进行授课,这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两个月后的某一天,当有学生问道:“老师,我们养的蝌蚪为什么还没有长腿?”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应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已经看到“长腿”的幼蛙了。
  于是,心里想着:是时候再去河道里观察“由蝌蚪发育为幼蛙”的中间形态了。
  办公室里,有一口鱼缸,是我在去年深秋里所搭建的溪流缸。因为过滤桶漏气,开年后便不再养鱼,成了孩子们养蝌蚪的场所。这两个月来,他们一同与我饲养着这一群蝌蚪。
  蝌蚪是食肉动物,以水中浮游动物为食。起初,我们很少去喂养它们,却发现它们逐渐长大,而水质也不曾变坏。我告诉学生:“蝌蚪除了捕食水中的浮游动物之外,吞噬的应该还有其他的微生物。”由此可见,蝌蚪还是净化水质的小能手呢!
  为了揭示学生质疑家养蝌蚪不“长腿”的科学现象,在出发前,我向学生讲解了变态发育的概念,分别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两方面进行对比,从而诠释了从蛙卵到成蛙的不同变化。
  从蝌蚪演化为幼蛙,其重要的外在特征是外鳃消失,逐步长出后肢与前肢。其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机体内部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而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是碘。
  鱼缸中的蝌蚪始终未能生出四肢,眼看着走向“巨型蝌蚪”的发展态势,学生们心急如焚,他们时刻关注着蝌蚪演变为青蛙的进程。这时,我向他们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因为我们饲养蝌蚪的用水,是学校食堂的纯净水,通过逐级过滤,早已将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弱化了不少,这其中不乏有碘。因此,导致了蝌蚪的发育迟缓。为此,我组织学生更换了水,使用了自来水。
  不过三天的功夫,有细心观察的学生发现已有个别蝌蚪长出了后肢。
  想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是一件极其缓慢的事情。好在学生对“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总能在玩乐中发现新奇的变化,这也让我找到了教学价值。我想,村小的科学教育本就该如此吧。
  趁着这大好春光,我与孩子们开展了许多活动。如探究野生桃花的花期、寻找野外的蔷薇植物、解密河流侵蚀的现象……伴随着系列活动的开展,渐渐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体量。
  有时我在想,如果能把学生们引入自主探究自然科学的大门,或许今后他们有人能够成为真正的科学家。这不正是我小时候曾经做过的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