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联动“三个课堂”

□程梅英

字数:1490 2023-07-16 版名:教育理论
  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三个课堂”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深耕“第一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始终将课堂教学的落实放在首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备课模式。我们紧跟新课标改革理念,实行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的备课模式。备课首先立足大单元教学,从单元目标、教材分析、学业质量、目标分解、课时分配等五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单元核心素养发展方向;课时教学设计中把学生活动及任务要求放在首位,帮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为中心,通过过程性评价知晓学生知识、关键能力达成情况。
  2.促进课堂实践。为落实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学本”课堂,我们陆续开展了省市级教学能手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新入职教师亮相课、校长主任约课、思政大练兵等多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评课时重点围绕“学生活动以及教学策略”进行研讨,用学生的“学”来评定老师的“教”。
  二、丰富“第二课堂”,打造优质课后服务。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渠道。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场地和空间开设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课程,落实“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开设有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书法、诗韵讲堂、剪纸课程;有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小记者、英语口语课程;有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围棋、象棋、魔方、思维导图、数独游戏等课程;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艺术鉴赏、绘画、泡泡泥、舞蹈、竖笛、二胡、琵琶、舞蹈、模特走秀课程;有锻炼学生运动能力的足球、篮球、田径、跆拳道、武术、跳绳课程;还有锻炼学生创造能力的编织、巧手绣、面点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真正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挖掘“第三课堂”,研发多彩实践活动。
  “第三课堂”是指走出校门以外的社会实践学习,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既综合了“第一课堂”学生掌握的应知应会知识,又融合了“第二课堂”学生兴趣爱好发展。为实现知行融合,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养成,我们对“第三课堂”进行了深入挖掘。
  1.拓展生活实践活动。围绕重要节日、纪念日、时事动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清明习俗我知晓、创意中秋系列活动,尊老爱老我行动活动,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我身边的抗疫英雄等。让学生针对生活中的问题,综合运用绘画、照片、视频、文字创作等多种形式表达心得,了解更多社会文化,呈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2.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充分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如:消防大队、食用油工厂、气象局、3D打印基地、陶艺村、水果园、敬老院等场所,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乡土风情,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研发校本劳动课程。学校根据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通过清洁卫生、整理收纳、烹饪营养、手工制作、农业生产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劳动锻炼的机会,使其获得生活必备技能,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同时,学校把一学期的劳动活动安排进行整理,形成校本劳动课程,促使学生从室内走向室外、从校园走向社会,开辟素质教育新途径。
  总之,在“三个课堂”建设中,我们以新课标为导向,统筹课内外、校内外教育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其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审美创造意识,激发文化自信,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高新区高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