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书香家族的编年史
——读《天上村前》
字数:1161
2023-07-12
版名:悦读
□彭忠富
村前村建有中国第一座乡村图书馆和乡村公园,还有无锡最早的乡村公学和阴雨操场。至于钟楼和积谷仓等明清建筑遗迹,更比比皆是。梳理这些建筑遗迹的来源,清晰地指向一个以北宋著名理学家胡瑗为先祖的家族。胡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数百年,演绎出了一个家族恒久不衰的传奇。村前胡氏的兴旺发达,其根源就在于崇文重教,这也是乡绅势力在传统中国社会永葆基业长青的原因。
晚清时期,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兴起,科举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村前胡氏勇敢地走在时代前列,开启了家族繁盛的另一条途径。近代以来,这里走出了一批批科教人才:一是以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为主的近代教育家;二是以胡鸿猷、胡壮猷、胡立猷为主的近代技术人才;三是以胡鸿仪、胡鸿翥、胡鸿均为主的近代蚕桑专家。无锡文史专家陆阳长期关注村前村胡氏族人的贡献,先后出版了《胡氏三杰:一个家族与现代中国科技教育》等著作,从而为出版《天上村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本书图文并茂,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采取分段式的叙事方式,着重叙述了众多村前胡氏子弟领时代风气之先,从新学启蒙起步,踊跃出国留学,学成归国后积极创办大学、发展科技事业的历程,以及他们为我国科教事业所作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贡献。本书包括上下两册,分为《胡氏公学:开无锡乡区新学先河》等十五章,重点叙述胡氏子弟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功绩,对他们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内容也有所涉猎。在附录中,收录了“村前胡氏近现代名人录”等内容,对于读者全面了解村前胡氏的发展会有所帮助。
以第二章《胡氏公学:开无锡乡区新学先河》为例,作者在本章中讲述了胡雨人在兴办教育和兴修水利方面的贡献。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胡雨人积极上书学部要求开展乡村义务教育。当时官立和层次较高的公立学堂多在城镇,胡雨人认为乡村“读书种子既绝,而市民、非市民之阶级,由此永分”,长此以往,后患无穷。只有打通各个阶层之间的上升通道,一个民族或国家才会有希望。胡雨人的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以胡雨人为首的村前胡氏在村前创办胡氏公学,开办天上市公立图书馆、建设村前乡村公园,拉开了无锡地区教育变革的序幕。此外,胡雨人先后撰写《江淮水利调查笔记》《关于民国十年水灾后调查报告》等文章,为无锡水利建设出力。
胡雨人是村前胡氏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在胡雨人的影响下,其侄子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及侄女胡彬夏等多位胡氏子弟先后留学美国、英国的知名学府,后又为了谋求我国的学术自立、振兴中华科教事业,纷纷回国,逐步成长为各自科教领域的扛鼎之才。同窗好友吴稚晖曾评价胡雨人,“先生固非一方之士也,乃天下之士也”。胡雨人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堪称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其身上,我们看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儒家传统,更明白了当代知识分子造福社会和人民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