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党文丽

字数:1442 2023-07-09 版名:教育理论
  在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下,实验教学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重中之重,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知识运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有些实验教学不能在实验室完成,特别是一些涉及高危物品的实验对于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弥补这些实验短板,引进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展示动态的画面和实验过程,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更易理解和记忆,也拓宽了课堂教学的广度,打破了教学条件的限制,让生物实验教学焕发生机,充满活力。
  一、融合信息技术,有利于规范实验流程和操作
  在传统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挂图展示器材、口述实验过程、笔写实验结果,这种方式无法让学生掌握实验的规范操作和基本要领。而应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让实验多视角、多方式呈现出来,其实验过程规范合理、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的操作行为和习惯。比如,在教学“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实验时,学生由于缺少经验,出现不规范的操作现象,有的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有的将双缩脲试剂A与B加入的顺序弄错,等等。为了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我利用投影仪在实验前先给学生播放课件,并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明确操作流程,记住每个步骤的规范操作。在此基础上,我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自主实验,将每组学生实验的步骤和过程用手机拍摄下来,再用投屏设备切换到大屏幕上,对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给予及时指导,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融合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的深度理解
  深度学习是学生深入思维探索的过程,获得深度生命的体验。由于高中生物很多知识点和原理极为抽象,需要深度理解,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述难以理解其中深奥的知识原理。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就完全可以剖析深奥原理背后的逻辑思维,让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逻辑关系。比如,在教学“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章节时,学生对细胞的生长过程和构成原理难以理解。我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用FLASH动画进行演示,细胞的构成元素直接映入学生的眼帘,丰富多彩的画面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细胞的构成、营养、运动、繁殖等过程,让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步骤有了深度理解。
  三、融合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感受实验成果
  生物概念的建立、生物规律的理解都离不开实验。在生物教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过程,尤其是瞬间发生的现象,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仅凭教师的口语和传统教具是难以表现出来的。而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实验现象进行模拟和仿真,能够让刻板的知识变得灵动鲜活,不仅能够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还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实验的成果,有助于准确理解和快速记忆生物知识。比如,在教学“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章节中,为了让学生理解生命现象,掌握难以用肉眼观察的生化反应,根据教学需要,我利用多媒体动画,从不同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出心脏的收缩过程。在学生了解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我将心脏图像再进行细化处理,让学生了解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的特征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缩短了实验时间,也克服了实验室难以完成的短板,让学生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学习生物学科的热情。
  总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挖掘信息技术的潜力和优势,有效地将其与生物实验课堂进行深度融合,为生物学科注入新能量,增添新活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电化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