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肖故事里感知中华文明

——读《动物寻古:在生肖中发现中国》

字数:1538 2023-07-05 版名:悦读

  □钟 芳
  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我们每个人自从出生的那天起,便拥有了跟随自己一生的生肖属相。考古学界金鼎奖得主,中国社科院袁靖教授的这部《动物寻古:在生肖中发现中国》,荟萃了其30年考古工作的精华,从考古学家的视角,结合文献、文物、图像等资料,以生动、接地气的语言向读者科普性讲述华夏民族与十二生肖动物自新石器时代起,同行至今发生的种种有趣故事,梳理生肖动物在中华农耕文明中的重要贡献。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种生肖动物中,除了龙是虚构的,其余均在考古遗址中有所发现。湖北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日出·盗者》,其中就记载了中国最早的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源于原始先民对动物的崇拜。远古农耕时代,人与动物的关系十分紧密,动物几乎是人类生存的依靠。人们在与动物的长期相处中,逐步掌握了它们的特征与习性,并将其融入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同时与十二地支相配合,按照太阳升落的时间将一天平均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从子时、丑时直至亥时,这就是十二时辰。本书首先从民俗学的角度,探讨了十二生肖的由来,然后依次对各生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展开论述,并对它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做了深入的探究。之后,结合考古发现和史料考证,对它们身上所深蕴的文化意象和精神昭示,也予以了全面的揭示。
  譬如,我们常见的牛是一种神圣的动物,是“六畜之首”。据史料考证,世界上最早的犁地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我国古代的牛耕技术很有可能受到了它的影响,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铁农具和牛耕,至战国时期,铁农具已经广泛应用,牛耕技术也有所推广。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的犁地,最初是人在牛前面拉着牛耕地。到西汉晚期,伴随着牛耕技术的日益成熟,牛的价值被充分发掘之后,人才退居牛后,开始驾驭起两头牛犁地。而到了魏晋时期,在二牛一人式耕作的基础上,又递变为更为简便的一牛一人式耕作,如此,使更多的牛解放了出来,得以在广阔的农耕现场大展身手。总之,这些颇具时代感的场景,在春秋晚期的青铜器上、汉代的牛耕图中,都有集中的体现。而铁质农具和牛耕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但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有效改善了土壤,促进了作物的生长,也带来了农业的丰产;而且,使得人们在吃饱穿暖之余,方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吟诗作画、制瓷作曲等文化活动中,从而创造出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牛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可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还有猪,本书围绕着野猪到家猪的驯化,以及猪在祭祀和民俗中所代表的精神符号等方面,讲述了猪与人类的古老渊源。作者毫不吝啬地称赞猪为“肉食江湖的王者、人类文明的动力源”。在作者的笔下,十二生肖各臻其妙。鼠类虽然有些不被人待见,但它们既是研究疾病的工具,又是检验药物作用的“实验者”,为人类医学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虎为百兽之王,由于威风凛凛、震慑四方的形象,成为威武勇猛的代名词。至于龙,它虽是想象出来的虚幻之物,但经过千百年的传承,龙的形象早已融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此外,号称奋蹄向前的马、温驯机敏的羊、司晨报晓的鸡、忠实不二的狗、诡秘多变的蛇、智慧灵动的猴,都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总而言之,《动物寻古:在生肖中发现中国》是一部将考古所得、扎实可信的知识与千百年里流传下来的浪漫传奇相融合的典范作品。书中附上大量精美的插图,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古人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那些融入自己生活的动物。读者从中可直观清晰地感受到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从而生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此作为考量,本书既是向考古工作者的致敬之作,也是彻底讲透“十二生肖”文化的诚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