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不要接话,要真正和学生对话
□何 捷
字数:1700
2023-07-02
版名:知行
在听课、评课与日常的课堂观察中,发现不少教师喜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话,以此代替与学生的对话。
什么是接话?即教师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一句话,教师与学生各说一半。或是教师把话说得差不多了,仅差一两个字、一个词,留给学生顺溜地就把这呼之欲出的一两个字、一个词紧接着说完。这就是接话。
显然,接话的过程中,热闹有余,思考不在。接话充其量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方式。而课堂学习,需要发生在真实有效的对话中,要让学生和教师、同伴、教科书、学习内容之间展开多元对话,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技巧与方法,让话题得到扩展,让交流真正发生。如何做到呢?在日本教师三好真史所著的《教师的沟通力》一书中,提供给教师如何扩展话题,将对话进行下去的几个方法。梳理归并后,本文提供给一线教师扩展对话的三种常用方法。
方法1 用“感叹”拓展对话
所谓感叹,即根据学生所讲的内容,教师真诚地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赞美之情,拉近彼此的距离,触发学生继续表达,展开更为具体详尽的阐述。例如执教统编五年级上册的《落花生》一课,当学生关注到文中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认为话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时,教师可以表示认可,并予以赞美、鼓励,接着让学生具体表述。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你看来,父亲提倡要像花生一样“很有用”,究竟蕴含着什么意思?阐述着什么样的道理?在认可学生的基本观点后,推动思考,抛出话题,学生愿意继续表达。教师在学生叙述过程中还可以不断根据发言情况,进行点拨、启发、追问,让学生的表述不断得以丰富。
方法2 用“共鸣”拓展对话
所谓共鸣,即教师表达和学生相同的观点,或者使用和学生表达方式接近的语言,输出相似的理解、相近的观点。共鸣,能让教师和学生彼此心意相通,学生能对教师,对当下的学习环境产生安全感,并由此有继续发表自己观点意见的意愿。如执教统编五年级上册的《父爱之舟》一课时,当学生关注到文中所写“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时,直接表述自己感受到父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此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鸣,同样表达对这份爱的认可。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情,说出自己对这份父爱的理解;谈论生活中父爱的事件;邀请学生继续回忆与父爱相关的事例;让学生阐述对父爱的理解……共鸣,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同一个情感基础上不断酝酿、生发。
方法3 用“提问”拓展对话
提问是常用的扩展方法。显而易见,提问能激发学生继续思考,可以借助问题为话题,激活思维,展开与学生的对话。在提问时,教师可以真诚地向学生发问,如“然后呢?请继续说下去”“嗯,你说得有意思,后来又发生了什么?”“请继续和我们分享,再往下讲讲”“难道仅仅就这样?”等。在学生表达的关键处追问,抓住恰当的时机引发学生继续展开思考。提问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扩展对话。
在《教师的沟通力》一书中,提示教师的追问,可以从5个角度进行。其实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5W”提问法,即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5个方面提出问题。同时,建议教师可以叠加“方法”(How)的维度,实现更为全面的提问。问题提出之后,要跟踪、梳理、辨析,让学生沿着思考的方向继续表达,相信在课堂对话中,师生能够共享思维的精彩。
无论是感叹、共鸣或者是提问,要让学生真正的对话,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让自己退到幕后。对话要进行,教师就不要强势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话要给对方留下更多的空间。就像空杯一样,才能够继续注入水。即便是“我问你答”,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是平等,相互尊重的。教师作为提问者,带着真诚的好奇;学生作为回答者,带着满心的欢喜。对话之中传递出来的,就是民主的课堂气息。即便在对话中有观点的差异,甚至展开激烈的争论,那也是对话双方思维火花碰撞后的绚丽。
什么是接话?即教师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一句话,教师与学生各说一半。或是教师把话说得差不多了,仅差一两个字、一个词,留给学生顺溜地就把这呼之欲出的一两个字、一个词紧接着说完。这就是接话。
显然,接话的过程中,热闹有余,思考不在。接话充其量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方式。而课堂学习,需要发生在真实有效的对话中,要让学生和教师、同伴、教科书、学习内容之间展开多元对话,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技巧与方法,让话题得到扩展,让交流真正发生。如何做到呢?在日本教师三好真史所著的《教师的沟通力》一书中,提供给教师如何扩展话题,将对话进行下去的几个方法。梳理归并后,本文提供给一线教师扩展对话的三种常用方法。
方法1 用“感叹”拓展对话
所谓感叹,即根据学生所讲的内容,教师真诚地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赞美之情,拉近彼此的距离,触发学生继续表达,展开更为具体详尽的阐述。例如执教统编五年级上册的《落花生》一课,当学生关注到文中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认为话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时,教师可以表示认可,并予以赞美、鼓励,接着让学生具体表述。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你看来,父亲提倡要像花生一样“很有用”,究竟蕴含着什么意思?阐述着什么样的道理?在认可学生的基本观点后,推动思考,抛出话题,学生愿意继续表达。教师在学生叙述过程中还可以不断根据发言情况,进行点拨、启发、追问,让学生的表述不断得以丰富。
方法2 用“共鸣”拓展对话
所谓共鸣,即教师表达和学生相同的观点,或者使用和学生表达方式接近的语言,输出相似的理解、相近的观点。共鸣,能让教师和学生彼此心意相通,学生能对教师,对当下的学习环境产生安全感,并由此有继续发表自己观点意见的意愿。如执教统编五年级上册的《父爱之舟》一课时,当学生关注到文中所写“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时,直接表述自己感受到父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此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鸣,同样表达对这份爱的认可。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情,说出自己对这份父爱的理解;谈论生活中父爱的事件;邀请学生继续回忆与父爱相关的事例;让学生阐述对父爱的理解……共鸣,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同一个情感基础上不断酝酿、生发。
方法3 用“提问”拓展对话
提问是常用的扩展方法。显而易见,提问能激发学生继续思考,可以借助问题为话题,激活思维,展开与学生的对话。在提问时,教师可以真诚地向学生发问,如“然后呢?请继续说下去”“嗯,你说得有意思,后来又发生了什么?”“请继续和我们分享,再往下讲讲”“难道仅仅就这样?”等。在学生表达的关键处追问,抓住恰当的时机引发学生继续展开思考。提问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扩展对话。
在《教师的沟通力》一书中,提示教师的追问,可以从5个角度进行。其实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5W”提问法,即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5个方面提出问题。同时,建议教师可以叠加“方法”(How)的维度,实现更为全面的提问。问题提出之后,要跟踪、梳理、辨析,让学生沿着思考的方向继续表达,相信在课堂对话中,师生能够共享思维的精彩。
无论是感叹、共鸣或者是提问,要让学生真正的对话,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让自己退到幕后。对话要进行,教师就不要强势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话要给对方留下更多的空间。就像空杯一样,才能够继续注入水。即便是“我问你答”,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是平等,相互尊重的。教师作为提问者,带着真诚的好奇;学生作为回答者,带着满心的欢喜。对话之中传递出来的,就是民主的课堂气息。即便在对话中有观点的差异,甚至展开激烈的争论,那也是对话双方思维火花碰撞后的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