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来甘霖润春花

——记苏陕协作赴陇支教教师李娟

字数:1935 2023-06-28 版名:视点

   □通讯员 王明利
  “亲爱的女儿,妈妈走的这条援陕支教路虽然很平凡、很艰辛,但妈妈是乐在其中、无怨无悔的,所以妈妈需要你的理解与支持,让自己为西部教育多贡献一份力量……”这是李娟主动申请延长服务期二次赴陇后,面对正在上大学女儿的不理解,深夜写给女儿信中的一段话。
  2021年7月,当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副校长李娟得知组织要抽调人员赴陕支教的消息后,便第一个找到区教育局报名。组织考虑到她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需要人照顾的实际,递交的申请很快被退了回来。对支教早已下定决心的她多次登门“请战”,校长、区教育局局长最终被她执着支教的精神所折服,同意了她的请求。当年9月,她便以支教组组长的身份,带领6名支教教师踏上了支教的征途。
  先进理念的播种机
  作为一名支教人员,李娟深知肩头担负的不仅仅是完成支教任务,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教育理念播种在所支教的一方沃土上,使当地教育实现由“对口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良性发展。
  根据组织安排,她被分配到宝鸡市陇县西大街小学担任副校长,除了分管学校艺术教育、“第二课堂”、延时服务外,还担任六年级4个班的美术课教学。身在异乡的她,克服了水土不服、生活不适应、人地生疏的困难,很快融入了这个具有二百多年办学历史的“大家庭”,忙碌的身影不时在校园里出现。
  支教先支招。借助铜山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管理优势,她协助学校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创新开展了年级组管理制度改革,构建起校长总揽,副校长包抓,年级主任总负责,年级组长抓落实,各处室协力配合的横向到班级、纵向到学科、包抓到学生、辐射到家庭的“四纵六横”年级组管理体系。极大增强了团队管理的穿透力和执行力,形成了重心下垂,视角前移,条块结合,纵横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执行同步,落实同位的管理工作格局,实现了管理效能的全优化,为全县小学教育提供了看得见、学得来、可复制的“铜山模式”。
  让教学回归生活,把思维带回自然。根据美术课教学实际,她积极推行美术教学生活化理念,在抓好课堂绘画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组织本校美术课教师开展示教观摩、教法研讨、业务切磋的同时,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从生活实践中观察自然,从自然景物中观察特征,激发创作灵感,捕捉绘画素材,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构思的综合素质,一举改变了长期以来靠示范习作模仿教学的被动现状,学生创作的灵动性、观察的主动性、习画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用情支教,用爱辅导是她赢得学生喜爱的“法宝”。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本领,她利用周末和假期自费购买绘画纸、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用品,指导学生从构图到涂鸦,一丝不苟,学生亲切地称她为“木子妈妈”。端午节这天,她辅导的美术兴趣班的几名学生把自己亲手做的香包,采割的艾蒿悄悄地放在她办公室的窗台上,以表达对这位爱生如子的支教老师的节日祝福和美好心愿。
  优质资源的孵化器
  在陇县支教期间,她用自己的满腔支教热情,把更多的优质资源与兄弟学校共享,“为一方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连心桥’,按下‘快进键’”是她支教的又一个目标。2021年以来,她组织支教组两批12名成员先后与陇县恒大小学、八渡镇中心小学、东风镇中心小学组成结对帮扶学校,通过专题讲座、教法辅导、结对备课、同台教学、教研辅导、联手帮扶等形式,先后为结对校送教上门5次,提供观摩课40多节,开展同课示范20多节。2022年她与铜山区依姐农业发展合作社、徐州万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系为地处陇县西北部偏远山区的新集川镇中心小学全校204名学生捐赠了价值4万多元的棉校服及有关学习用品。她组织6名支教人员筹资7000多元为学校购买了图书。每到一校,她都与那里的教师建立支教微信群并通过电话交流、邮箱速递、联盟互访等形式有效破解结对校教学中的瓶颈难题,使地处偏远山区的师生既享受到了支教为他们带来的温暖,又享受到了优质教育带来的快乐。
  或许是对专业学科的独特感受,或许是对这方山水风物的痴情眷恋。每逢周末,她都会组织支教组成员驱车前往大山深处,实地欣赏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广袤的陇州山山岭岭留下了她的足迹,沟沟岔岔有她穿梭的身影。她利用抖音制作了《人文映像》《大美山水》《奇妙民俗》《校园传真》等专题节目,集中向社会宣传这里的民俗风情、山水特点、历史沿革和教学动态,让更多的人了解陇县、关心教育,被人们称为“报春的百灵鸟”。她所倡导的美术教学“思维迁移法”“对比鉴赏法”“灵动激趣法”“拓展创新法”等教学方法被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赴陇支教的两年,与师生朝夕相处的700多天,李娟用自己辛勤付出的滴滴汗水,大爱无私的殷殷心血,浇灌出了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蓓蕾,也诠释了一名有着34年教龄超期支教服役的教育老兵内心深处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