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新格局
□高 鹏
字数:2451
2023-06-25
版名:理论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育人全过程,以培养越来越多的“生态文明”自觉宣传者、持续践行人,是具体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这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的重中之重。所以身处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主渠道地位的广大中小学校,要有效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工程奠基者的作用,牢牢把握这项建设的方向要求,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新格局。
明确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现代意蕴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以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为主要内涵的生态文明素养,体现着学生认识、利用、改善和评价生态环境的核心理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在践行保护生态理念、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而对学生依据正确的人生观、自然观以及生存发展观而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另一方面,面对严峻的生态现状,青少年凭着健康的生态文明观和高度的生态责任感,关注日常生态变化,学会理性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科学使用对生态无害的产品,形成对自然生态的热爱情感、亲近态度和保护思维,对于他们有机融入现实社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优化教育内容结构,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通过把“生态文明中所蕴含的辩证的生态哲学观和价值观”纳入新时代中小学教育,借助现代技术改革传统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范式;另一方面,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把切近社会迫切需求的和谐、平等、发展等生态文明观念有效引进、有机融入新时代大思政教育之中,既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这项工作思路的新拓展,也是对其时代内涵、工作内容与方式的新丰富、新深化。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在显性方面培养广大中小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在隐性方面培养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责任担当意识、创造精神、奋斗精神等,都能够在理论、实践和精神等诸方面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支撑。
把握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特性
面向真实生活情境,社会性显著。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育方式都具有社会性特点:其目标既要反映人类保护生态的现实需要和客观要求,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个能动过程,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感与生态适应性;其内容既体现人类文明所积累的生态保护知识与能力、思想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反映当下生态保护的最新成就和生态新科技、新工艺的发展态势与应用;在教育方式上,生态文明教育注重整合家校社的协同力量,综合运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探究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生态环境的积极情怀和实践能力。
秉持核心素养导向,通识性鲜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独一无二,无从选择。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每个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以学生作为一个现代人对生态保护的应知、应能、应有为而展开的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系统的生态保护思维和应对生态环境变化的生存能力、协同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体现跨学科特征,综合性突出。生态问题是全域性和系统性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学知识以及哲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同时也伴随以政治、法律、伦理、心理等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既是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与经验的综合运用、综合学习的过程,更是他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综合发展的过程。
聚焦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领域
生态文明常识教育,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生态文明行为教育,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就是要促进学生从意识到行为的深刻转变。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借助道德规范调整学生的行为,推动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平等观和科学的幸福观,养成顺应生态规律、尊重爱护自然、健康生活消费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生态审美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美的自然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美,形成崭新的生态美学观,进而衍生出追求世界美好、永久发展的深切情怀和协调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自觉行动。
优化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路径
筑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一是实施跨学科融合育人。课堂是学生获取生态科学知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的主渠道。广大中小学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关于跨学科育人的要求,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能够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有意识、有机地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二是开发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学段、学情的不同,选取适当的生态文明知识,编写富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三是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学校一方面可以组织有志于生态问题研究的教师自己或引导学生开展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并将其反馈给社会,推进生态文明进程;另一方面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电视、宣传长廊等阵地,抓好生态保护知识的普及宣传,形成处处有阵地、时时受教育的校园氛围。
构建家校社联动立体教育网络。积极搭建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平台:聘请生态建设的专业人士,或有生态保护专业背景的家长进校担任生态文明教育辅导员,有计划地宣讲生态文明知识;让学生走进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真实的专业生态保护;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建立学校生态文明自我教育机制。组建学生社团,一方面设计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自主开展生态保护知识宣传和各类生态公益活动;另一方面自主组织校内校外相融合的生态研学活动,深度研究乡土生态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升学生实际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开启“指尖生态文明教育”新路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有必要创新使用信息化的手段与形式,比如借助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交流群、空中课堂以及创作有趣的主题短视频等,在互动中延展生态文明教育矩阵,增强合力。
明确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现代意蕴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以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为主要内涵的生态文明素养,体现着学生认识、利用、改善和评价生态环境的核心理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在践行保护生态理念、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而对学生依据正确的人生观、自然观以及生存发展观而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另一方面,面对严峻的生态现状,青少年凭着健康的生态文明观和高度的生态责任感,关注日常生态变化,学会理性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科学使用对生态无害的产品,形成对自然生态的热爱情感、亲近态度和保护思维,对于他们有机融入现实社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优化教育内容结构,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通过把“生态文明中所蕴含的辩证的生态哲学观和价值观”纳入新时代中小学教育,借助现代技术改革传统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范式;另一方面,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把切近社会迫切需求的和谐、平等、发展等生态文明观念有效引进、有机融入新时代大思政教育之中,既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这项工作思路的新拓展,也是对其时代内涵、工作内容与方式的新丰富、新深化。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在显性方面培养广大中小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在隐性方面培养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责任担当意识、创造精神、奋斗精神等,都能够在理论、实践和精神等诸方面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支撑。
把握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特性
面向真实生活情境,社会性显著。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育方式都具有社会性特点:其目标既要反映人类保护生态的现实需要和客观要求,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个能动过程,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感与生态适应性;其内容既体现人类文明所积累的生态保护知识与能力、思想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反映当下生态保护的最新成就和生态新科技、新工艺的发展态势与应用;在教育方式上,生态文明教育注重整合家校社的协同力量,综合运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探究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生态环境的积极情怀和实践能力。
秉持核心素养导向,通识性鲜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独一无二,无从选择。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每个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以学生作为一个现代人对生态保护的应知、应能、应有为而展开的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系统的生态保护思维和应对生态环境变化的生存能力、协同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体现跨学科特征,综合性突出。生态问题是全域性和系统性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学知识以及哲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同时也伴随以政治、法律、伦理、心理等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既是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与经验的综合运用、综合学习的过程,更是他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综合发展的过程。
聚焦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领域
生态文明常识教育,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生态文明行为教育,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就是要促进学生从意识到行为的深刻转变。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借助道德规范调整学生的行为,推动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平等观和科学的幸福观,养成顺应生态规律、尊重爱护自然、健康生活消费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生态审美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美的自然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美,形成崭新的生态美学观,进而衍生出追求世界美好、永久发展的深切情怀和协调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自觉行动。
优化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路径
筑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一是实施跨学科融合育人。课堂是学生获取生态科学知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的主渠道。广大中小学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关于跨学科育人的要求,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能够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有意识、有机地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二是开发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学段、学情的不同,选取适当的生态文明知识,编写富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三是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学校一方面可以组织有志于生态问题研究的教师自己或引导学生开展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并将其反馈给社会,推进生态文明进程;另一方面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电视、宣传长廊等阵地,抓好生态保护知识的普及宣传,形成处处有阵地、时时受教育的校园氛围。
构建家校社联动立体教育网络。积极搭建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平台:聘请生态建设的专业人士,或有生态保护专业背景的家长进校担任生态文明教育辅导员,有计划地宣讲生态文明知识;让学生走进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真实的专业生态保护;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建立学校生态文明自我教育机制。组建学生社团,一方面设计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自主开展生态保护知识宣传和各类生态公益活动;另一方面自主组织校内校外相融合的生态研学活动,深度研究乡土生态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升学生实际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开启“指尖生态文明教育”新路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有必要创新使用信息化的手段与形式,比如借助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交流群、空中课堂以及创作有趣的主题短视频等,在互动中延展生态文明教育矩阵,增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