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防溺水教育须将家长纳入其中

□付 彪

字数:1002 2023-06-21 版名:声音
  随着天气转热,我国又进入了溺水事件高发的季节。层出不穷的溺水事件令人痛心,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层面防溺水警示教育、宣传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相似的悲剧依然在重复上演。如何才能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防溺水意识?浙江省水上救生协会秘书长洪峰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提升防溺水教育的实践性、体验性;二是需要加强针对学生家长的防溺水教育。(6月13日《中国青年报》)
  长期以来,防溺水都是青少年安全教育的重要一环,各地将防溺水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但溺水事故仍频频发生。4月以来,全国各地已发生多起溺水事件,在分析其中的一些案例时,洪峰认为,很多群众对“危险水域”的危险程度是缺乏足够认知的。笔者以为,这其中既包括青少年因身心发育不全,对潜在危险认知不足,也有家长安全意识不足和防溺水知识缺乏。因此,青少年防溺水教育还须将家长群体纳入其中。
  家长具有教育和监护孩子的责任。《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然而,家长群体如果本身就缺乏安全意识、不具备必要的自救和施救能力,也就难以履行家长保障孩子安全的责任。
  正如专家指出,因为家长安全意识不强、缺乏防溺水知识,就很容易带着孩子进入危险水域,而一旦孩子发生溺水,大人肯定会千方百计施救,但又往往因施救方法不得当,不仅救不了孩子,还可能出现大人、孩子一起遇难的悲剧。如果家长接受了防溺水教育,掌握了一定自救和施救方法,不仅自己不会冒险带着孩子进入危险水域,还会经常教育孩子如何正确自救和施救。所以,学校进行防溺水教育时,有必要动员家长一起参加。
  当然,防溺水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而要想方设法入脑入心。比如,有的地方针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特点,推出“防溺水童谣”“防溺水微课”,采取现实案例、直观图像、动画闯关等方式开展教育,变“要我防溺水”为“我要防溺水”,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交流互动中提升安全意识,加强风险防控。浙江省水上救生协会提议建立防溺水教育体验馆,模拟真实现场开展具有体验性、实践性的防溺水教育活动,大有必要,值得探索。
  总之,防范青少年溺水,既需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也需要将家长纳入其中,通过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共同筑牢青少年防溺水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