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研学市场秩序 促青少年健康成长

□胡华

字数:1273 2023-06-21 版名:声音
  近年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热度渐起。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有超过5000家“研习营”“夏令营”的相关企业,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未来将超过千亿元。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研学市场繁荣的同时,随着大量营利性机构介入,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包括收费缺乏统一标准、研学课程质量不佳、研学机构资质欠缺、学生安全无法保证等。乱象背后,是不少家长和学生的“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也让不少学生家长望而却步。(6月12日《法治日报》)

  研学活动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研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学习能够弥补课本知识学习的不足,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自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研学旅行成了网络热词,很多旅行社纷纷推出了研学旅行项目。然而,由于国内研学旅行起步较晚,加之存在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机制,管理标准尚不完善,专业性、规范性、安全性不足等问题,致使研学市场比较混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保障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让青少年学生在研学中获得有益的成长,笔者认为,规范研学市场非常重要。
  首先,要整治研学旅行市场的乱象。当务之急是,教育、人社、旅游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开展联合执法,取缔不合规的研学旅行项目,避免不知内情的人上当受骗。
  其次,要加快制定研学旅行师职业准入标准。研学旅行指导师应具备教育、旅游和研学活动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组织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研学活动。从研学指导的角度来看,研学旅行指导师必须要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储备才行,从业的门槛应该较高,然而据媒体报道现实情况却非如此,一些培训机构为了经济利益而降低了这一职业的入职门槛,只交钱不培训、考试发答案、发证单位五花八门……种种乱象不一而足。当然每一种新兴职业刚出现的时候,由于职业标准不健全、政策法规没跟上,的确会给培训机构留下很多钻空子的空间,但研学旅行事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不能让花钱买证的“研学旅行指导师”误导了学生。为此,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研制行业标准,制定职业准入机制,使新兴职业得到规范有序发展。
  再次,要对研学旅行项目进行监管。研学旅行和旅游截然不同,旅游单纯是以参观和游玩为目的,而研学旅行则需要让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教育,如历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知识教育等。通过这些不同的教育,让学生边游边学,边学边游,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为了达到研学旅行“游中有学”“游中有研”的目的,防止研学旅行组织方“敷衍了事”“偷工减料”,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研学旅行项目的监管,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并及时处置研学旅行组织方不按合约办事的行为。
  最后,要规范研学旅行收费标准。研学旅行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但收费往往偏高,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不利于行业持续发展。为此,有关部门须根据线路和研学项目内容制定合理的价格,使研学旅行成为普通家庭都能承受、普通学生都能参与的正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