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地区不得“抢挖优秀教师”,你怎么看?

字数:3027 2023-06-21 版名:声音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提出,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意见》提出,发达地区不得从中西部东北抢挖优秀教师。(见本期1版)

  发达地区不从中西部东北抢挖优秀教师,关键在落实   □李 健

  《意见》明确提出发达地区不得从中西部东北抢挖优秀教师,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如今中西部和东北等欠发达地区人才外流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才流动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优秀教师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单向度的流动就令人忧虑。我国教育发展长期存在区域不均衡、城乡不均衡现象,对本就落后的中西部、东北地区教育来说,优秀教师“孔雀东南飞”无异于釜底抽薪。
  毋庸讳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依旧存在,欠发达地区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等方面远不如发达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师队伍军心不稳、优秀教师人心思走在所难免。
  而要达成发达地区不从中西部东北抢挖优秀教师,光靠上级文件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如何落实。笔者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打破城乡二元教育结构,改革城乡教育投入制度、教育管理制度、人事制度以及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不断强化乡村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城市学校和乡村教师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互动交流,加快构建城乡教师队伍协调发展机制,让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提高乡村教师薪酬待遇。乡村教师队伍是乡村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目前,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师收入与城市教师的收入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只有关心理解支持乡村教师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把《教师法》中所明确的教师收入不低于甚至高于当地公务员收入的规定落到实处,提高欠发达地区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促进乡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是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要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扩大免费师范生培养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取得教师资格并且到乡村学校任教一定期限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那些到欠发达地区支教服务的大学生给予政策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在支教服务回来后在择业、考公务员、考研究生甚至是住房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优惠,并把支教服务工作成绩作为回城择业的考核指标之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只有让欠发达地区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高,优秀教师才不会“孔雀东南飞”。

  禁止抢挖优秀教师还需吸引新秀教师  □张立美

  《意见》实质上把禁止抢挖名师规定又提了一个高度。教育部等9部门在2021年底印发的《“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就已经提出相关规定,“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对未经组织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恶意从县中学校抢挖人才的,停止学校各类评优评先资格”。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优秀教师是一所学校的重要财富,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导师;优秀生源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与优秀生源相辅相成,三者缺一不可。但近年来,一些发达地区为了走捷径提高本地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以高薪方式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欠发达地区抢挖好校长和名师,使得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教育质量下滑,优秀生源流失,并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严重的“县中塌陷”现象。这不仅进一步加速人口外流,还导致县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遭遇重创。
  党和国家一再重申禁止抢挖名师,能够稳定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名师队伍,有利于遏制“县中塌陷”现象。但是,要均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发展,促进县中振兴,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禁止抢挖名师只是第一步,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还需要更多新鲜血液,需要吸引更多优秀年轻教师的加入。
  优秀教师的培养与成长,既需要有满腔热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也需要扎实的学识。换句话说,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是培养名师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在“孔雀东南飞”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清华、北大等名校硕士生、博士生选择去上海、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当中学老师。与此同时,广西等一些中西部地区教师招考却出现“遇冷”现象,一些农村岗位无人报考,只得取消,甚至有的公费师范生宁愿付出沉重代价选择“违约”也不愿“凤还巢”。这种东西部地区教师招考冷热不均,意味着优秀年轻教师资源的分配不均,长此以往,发达地区更容易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师,将进一步拉大东西部地区教育差距。
  因此,在禁止发达地区从欠发达地区抢挖名师后,还需要通过提高欠发达地区教师待遇、改善欠发达地区教师工作环境等,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去欠发达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为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这或许更为关键。

  有序交流轮岗是防“抢挖优秀教师”的妙招   □左崇年

  《意见》提出,实施校长教师有序交流轮岗行动计划,科学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从城市、农村等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完善交流轮岗保障与激励机制,加快实现县域内校际间师资均衡配置,对培养、输送优秀骨干教师的学校给予奖励支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校长教师在各级评优表彰工作中予以倾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近年来择校热引发的教育不公问题,成为老大难而被广为诟病,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破解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教师资源的分配。
  一边是发达地区“名校”人满为患,大额班挤破头;一边是中西部地区学校师资短缺,生源严重不足,不得不靠旁门左道招生抢生源,是“一边闲着草一边饿死牛”。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校际间师资均衡配置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流向不均衡,等等。
  在笔者看来,有序交流轮岗,是防止“抢挖优秀教师”的有效措施。要真正做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应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适应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切实解决城镇挤、乡村弱问题。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按实际服务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必须打破人才壁垒,实行人才交流互动,从而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
  教师交流轮岗,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教师交流轮岗,有利于促进教师合理流动,既能增强教师队伍活力,又能缓解一般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带来的力量薄弱的矛盾。实行教师交流轮岗,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剂编制,加强师资力量的配置等方式向条件艰苦的教学点倾斜,确保农村师资力量,唯有人才流动,才能产生搞活一潭水的“鲶鱼效应”。
  教师交流轮岗让教育公平惠及更多学生。而进行大面积、大比例的干部教师轮岗,无疑将打破教师流动的壁垒,激发教师成长的一池活水,拉近各个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差距。同时应建立乡村教师上升空间的选拔机制,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城市教师可以到乡村,乡村教师也可以到城市,实行“双向流动”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考核选拔,把那些优秀人才不断有计划地输送到城镇,使乡村教师有上升的通道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有干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