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阅读
□何 捷
字数:1929
2023-06-21
版名:悦读
从张家界前往长沙转机,只能乘坐奥凯公司的小型飞机。候机时,看着袖珍机身,心里觉得好笑,“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小小的飞机,真能带我回家?手边有《普鲁斯特与乌贼: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我静下心,读起来。
靠着舷窗坐下,我和作者玛丽安娜·沃尔夫围绕着“普鲁斯特”的阅读论聊起来。其实,这本书和“普鲁斯特”,和“乌贼”关系不大,作者知道读者的好奇心,借助大师和让人惊奇的软体动物的无理组合,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讲述着她的阅读原理。无理而妙,中国传统的阅读理论在这本书的命名上得到印证。作者从心理学、遗传学、解剖学、脑科学、神经生物学等领域向我们介绍她对“阅读脑”以及“阅读”本身的认识,抽丝剥茧地为我们揭示出通过诸多实验研究得出的阅读活动中大脑思维的变化脉络,引领我们从生理基础上,尽可能本质化认识阅读,知晓发展阅读能力的路径。
飞机在云层中穿梭才几分钟,突然听到一声异响,我抬头望去,窗外的景象让我惊呆了:左翼螺旋桨停摆。看看右边螺旋桨,幸好还在工作。全飞机的乘客受到过度惊吓,居然保持着死亡来临前的寂静,只是眼睁睁望着静止不动的螺旋桨,期待着奇迹发生。我很害怕,但我什么也做不了。把安全带勒紧,期待意外来临时还能保持较为优雅的坐姿,其他的也只能交给祈祷了。可怕的静默持续着,但我的心居然痒起来:那本有趣的书中,普鲁斯特到底怎么说?乌贼的神经学实验究竟给人类的阅读带来什么启发?我也惊讶自己此时还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但真切来袭的是继续阅读的渴望。也许,这是我一生中的最后一次阅读吧。
玛丽安娜·沃尔夫以法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为例,将其与乌贼进行对照,探索阅读的内核。在《论阅读》中,普鲁斯特试图揭开阅读的秘密、呈现阅读的迷人之处,展示“孤寂心灵中的交流这一多产的奇迹”。他叙述了书籍为何能够“刺激”,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精微的审美意识是如何抽芽的。普鲁斯特视阅读为根本性的东西,他在其他任何文字中都没有如此尽兴地谈论阅读,并总是从阅读联想到饮食。他把阅读比作母乳,而且是“优质母乳”,是“唯一的全营养食物,无辜的、纯正的食物”。普鲁斯特也把阅读看作是智力的“圣殿”。在那里,人们可以接触到众多永远不能亲临或者不能理解的“另一种现实”,这些“另一种现实”的好处是不需要读者离开舒服的躺椅,就可以感受到每一个新体验,以及由新体验带来的心智的提升。
经过互证,玛丽安娜·沃尔夫告诉我们:好的教育环境和阅读指导,可以极大地改善人的阅读能力,帮助人克服阅读障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能揠苗助长,违反自然规律,要尊重“阅读脑”的构造和发育特点。最好的促进方法是:其一,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环境的熏陶,长期坚持。阅读习惯的养成更是“讲究”。其二,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享受阅读,这是比习惯阅读更高的层次和境界。享受阅读带来的心灵体验、艺术感受、人性升华。这就是纸质文本阅读无法替代的优势,是电视、网络等非纸质媒体永远无法完全替代的独特魅力。其三,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当阅读成为一个民族共有的姿态、每一个家庭共有的习惯,成为一种社会环境的时候,阅读就是最时尚的事,从事阅读的人就是最有品位的人。
读到这些,我备感安慰。也许,我人生的“最后”一次在这样的时尚与高品质中度过。
“请注意,飞机即将着陆。”耳边传来空姐的播报。飞机在低空盘旋后,原地返回张家界机场。刚一出机舱门,乘客涨红着脸,大声交流着刚才的感受。按照这本书中说的,这都是“心流”最直接和真实的转化。我也想交流,但没有话语伙伴,因为我想说的是“幸福”的感受。我不希望被大家“砸”来冷眼。趁着间隔的近四个小时的候机时间,我兴奋地将这本书读下去……
果然,越读越发现,这本书还带给我许多惊讶。例如,如何对待“阅读障碍”?如何理解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行为?阅读障碍者的大脑可能具备的特殊优势是什么……简直太美妙了,在玛丽安娜·沃尔夫的研究体系中,大量实例证明着阅读障碍人士取得了无障碍人士无法比拟的巨大成功。按她的话说“某些阅读障碍者在设计、空间技能、模式识别等领域具备无可比拟的创造力,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外,逆向思维的习惯让我对“阅读悖论”特别感兴趣。和我们之前对阅读的理解大不相同。这就是科学的魅力,阅读带给我们跨越时空,超越领域界限的愉悦感受。
我想对满目皆是的手机低头族们说:抬起头,休息休息。留点时间,读读纸质书吧。真正的阅读科学正在形成。真正的阅读研究,将从生理层面改变人的思维。我们的大脑天生不会阅读,阅读实际上是利用大脑原有的功能和结构基础,在阅读中进化,在进化中感受文化、智能、认知、语言、情感。阅读会促使我们超越时空的束缚,感受美好未来。我的“最后”一次阅读,居然有这样美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