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课中的家国情怀

—— 教《学习伴我成长》有感

字数:1591 2023-06-18 版名:知行
  □方 蓉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不久前,在“汉中市汉台区小学名师引航大教研”活动中,我教授了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学习伴我成长》。整节课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为导向,大胆创设开放、自由、平等、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彰显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渗透家国情怀,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研读教材,把握学情,设定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快乐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做学习的主人。《学习伴我成长》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备课前,我走访了三年级学生,对于“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大人也需要学习”这两个概念,同学们基本都知道。但是对于“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很多同学都很茫然。
  童蒙养正,少年养志——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认知的萌芽期,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认知和理解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因此,我就把“理解学习对于成长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巧妙设计,补充资源,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
  教学设计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课堂从游戏开始,激趣导入,气氛活跃。在动漫比赛游戏中,男女生分为两队,分别进行答题检测。通过答题,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锁定未知领域,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中,利用课前调查进行小组汇报交流。通过对身边大人们学习情况的调查交流,感知大人学习的目的。通过深入讨论和交流,学生从三个维度:个人、家庭、祖国,初步理解学习的意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回归生活,有效补充教学资源。在本节课,我着重补充了三个教学资源。第一个是学生成长的视频,通过回顾自己从小到大如何学会走路,学会说话,感受我们生命的起点就是学习。第二个是钟南山和全红婵一老一少的事迹,凸显“有志不在年高”和“活到老,学到老”。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他人,为国家,为人类命运而努力学习。第三个是我国的两个100年的战略目标。2049年,同学们已经36岁了,正是风华正茂,积蓄知识和经验,为祖国建设奋斗的年龄。对于未来发展,国家是有目标、有规划的,那么我们的未来呢?我们的学习目标和国家的战略目标有着怎样的联系?同学们都很振奋,第一次觉得自己和祖国的命运如此紧密,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乃至生命的意义。
  开放课堂,评价激励,利用课堂生成给教学升温
  以学定教,力求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师生共同成长。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重点设计了每个环节的教法和学法,真正的学习过程完全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和思维的过程中,敢想敢说,同时及时评价激励,思维碰撞,情智共生。
  这节课已经结束了,但是孩子们积极努力的学习态度,快乐阳光的学习热情依然留在我的心里。短短的40分钟,我们要留给孩子们的究竟是什么?除了学科知识,我还想要留给他们一颗爱学习的心,一颗不怕困难的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只有理解自己的未来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成为学习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汪国真曾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小学思政课的意义也正是如此。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首先要有信心,对课程教学有信心,对学生能力有信心;其次要有方法,教与学的互动,资源的补充等;同时还要有大视野,要用面向未来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看待学生;最后更要有情怀,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知识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