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是老的辣

□徐廷华

字数:1765 2023-06-14 版名:文化

  “新芽肌理细,映日莹如空;恰似匀妆指,柔尖带浅红”,这是宋代诗人刘子晕的一首《咏姜诗》。在诗人的笔下,生姜的芽端一如少女的纤纤玉指,均匀晶莹,柔美凝脂。
  据传,生姜是古代神农氏发现并命名的。神农氏一次上山采药,误食了一种毒蘑菇,肚子痛得像刀割一样。吃什么药都无法止痛,结果晕倒在一棵树下。等他慢慢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的地方有一丛尖叶子发出浓浓的青草香,闻一闻,头不晕,胸也不闷了。原来是它的气味使自己苏醒过来的。于是,神农氏顺手拔了一兜,擦干净,取其中的一块根放在嘴里,又香又辣又清凉。过了一会儿,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排泄过后身体就好了。他想:“这种草能起死回生,我要给它取个好名字。”因为神农氏姓姜,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
  生姜,又名姜根、百辣云、因地辛、姜母等。姜、葱、蒜、醋四宝,生姜居其首。生姜的老家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了生姜的好处。《论语·乡党》中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撤姜食,不多食。”可见,生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普遍食用,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佐食佳品。到了汉代,就大面积种植生姜。司马迁在《史记·贷殖列传》中说“若千亩巵[zhī]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就是例证。
  生姜有子姜、老姜、干姜之分。立秋前为子姜,水分足,可作蔬菜食。姜嫩,味鲜美。王祯的《农桑通诀》说:“秋社前,新芽顿长,分采之,即紫姜。芽色微紫,故名。最宜糟食,亦可代蔬。”白露后为老姜,味辣,可作烹调作料,以除腥驱邪调味;切片晒干为干姜。清代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有:“姜为和、为蔬、为果、为药,用芽、用汁,其为用甚广。”
  我在一家饭馆,亲见一位大厨,手提一把切菜刀,将厚厚几块生姜切成片片,继而码齐,转瞬间刀刃起处,姜片被切成又细又长的丝状,黄黄的姜丝,迅疾放入冒烟的油锅,鸡鸭鱼肉、蟹螺虾贝,各式大菜,因了生姜的辅佐,灵魂苏醒,活色生香。
  生姜不仅可以增添美味,也有很好的食疗药效,几千年来,炎黄子孙世世代代,早已体验到了生姜对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作用。民间自古就有“常吃姜,寿而康”“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冬吃萝卜,夏吃姜”“早晨一片姜,胜似服参汤”等谚语流传。无怪王安石在其《字说》中称:“姜能疆御百邪。”
  相传,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逐鹿中原,转战到河南鲁山时,不幸得了汗病(即一种瘟疫),久治不愈。当地百姓拥戴刘邦,便献上发汗、灭瘟的土方“张良姜”。刘邦服用后,“茶到病除”,欣喜之余,便厚赏了献方人。从那以后,刘邦每年都要鲁山官吏朝贡张良姜若干。张良姜遂扬名中原。
  苏东坡善烹调,曾用芽姜和红醋烧太湖银鱼,使得鱼味尤佳,胜过名产松江鲈鱼。他在诗中写道:“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他在《东坡杂记》里,还记载一则趣闻,他游览钱塘净慈寺时,看见不少80高龄的老和尚面色鲜润,颜如童子,不胜惊讶。探其缘由,说是:“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这话,可视作生姜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一个佐证。为此他写了首大白话的打油诗。诗云:“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点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那写姜的诗句被大名鼎鼎的诗人磨合得如此富有生活气息。
  叶灵凤在他的《姜之种种》一文中,开篇就说:“对于姜的重视,全中国没有一处地方能比得上广东,而事实上广东所出产的姜,又肥又嫩,也不是任何其他地方所能比得上的。广东姜自古就有名,称之为粤姜。”其实,姜之有名不只广东一地,像安徽铜陵的白姜、广西的南山姜、台湾肥姜、四川竹根姜、湖北来凤姜等都是姜中翘楚。
  有一年,大雪封门,我从外地回来,冷得簌簌发抖,母亲见状,立即放下手中杂事,到厨房,切了几片生姜,放点红糖,熬出热气腾腾的姜汤让我喝,一碗下肚,顿觉周身暖气氤氲,这才知道,生姜还有驱寒的作用。汪曾祺在他的《板桥家书》中说:“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他还说:“我的煮干丝里下了干贝,上桌前要放细切的姜丝,要嫩姜。”
  中国人爱姜、喜姜,也便有了姜引申出的语言文化,如“姜是老的辣”这一俗语,常被用来比喻老年人有经验,办事老练,不好对付,或比喻一些人在某方面有资历有经验,办事稳重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