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一段峥嵘岁月,唱一曲动人赞歌

——儿童片《战歌行》观后感

字数:1486 2023-06-14 版名:悦读
  □李风玲
  影片《战歌行》是一部以抗战背景下胶东“孩子剧团”为创作原型的红色题材影片。故事的发生地是胶东,其山情海韵自然是影片中展现最多的场景。远山、海浪、水鸟、沙滩、朴素的海草房、晚归的渔船,剧组为了能够真实再现20世纪30年代胶东小渔村的景观,特意在影片拍摄地海阳搭建了一座座海草房。观影厅里,不时有阵阵涛声涌到耳边,让我们隔着银幕似乎都能闻到海边那腥咸的气息。
  其时,七七事变已经爆发,日寇的铁蹄踏破了东三省。为了宣传抗日,贺团长带领“孩子剧团”走进渔村,用唱歌和演戏的方式开展工作。在积极抗战的掖县,村民们将剧团的孩子领进家中,保护他们的安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是“孩子剧团”的歌声与呐喊,这是所有民众的激愤与怒吼,这也是电影《战歌行》里,最雄壮的背景音。
  《战歌行》中所展现的抗日历史背景辽阔深厚,生动的故事情节同样真实感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片中老烟锅的琴声和小眼镜的讲述,这一老一少的两处细节,刻画得尤其细腻,令人动容。老烟锅是“孩子剧团”里年纪最大的一员,他拉得一手好二胡,每次演出都是由他给孩子们伴奏。在一次躲避敌人扫荡的大撤退中,剧团与鬼子遭遇。老烟锅为了保护孩子们,他故意拉起胡琴将鬼子引开。敌人循着琴声步步紧逼,老烟锅躲进了一处被炮火炸毁的院落。当鬼子一脚踢开大门,眼前的一幕却让他目瞪口呆:此时的老烟锅,闭目坐在院子里,神态安详,从容自若,他手上的那把胡琴,缓缓地拉着,如泣如诉。当鬼子现身,老烟锅突然怒目圆睁,赤手空拳和端着刺刀的鬼子展开搏斗,最后和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深沉低回的琴音,在观影厅里久久回荡,冲击着每一个观者的心扉。
  尽管有流血,尽管有牺牲,但“孩子剧团”的成员,依旧在勇敢地演出。他们歌唱,他们呐喊,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和参与着抗战。掖县演出的那晚,鬼子突然进村。他们将小眼镜绑在舞台上,让他说出谁是八路军。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一向文弱的小眼镜目光坚定、一字一句地说:“明天我们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住在一所大房子里,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学校里开满了花儿,孩子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我们的衣服是暖和干净的,早上吃鸡蛋,中午是打卤面,饭后再吃个水果,那是最好不过……”此时的他,眼里噙着泪花动情地讲述,他眼神里的渴望与向往,让银幕前的我,泪如雨下。小眼镜所说的明天的生活,不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吗?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底默默响起:一定不能忘记过去的苦难,方能珍惜今天的幸福!
  《战歌行》中,无论是环境的渲染,还是情节的起伏,最终都是为了托起一个个丰满的人物。《战歌行》塑造的是群像,是整个的“孩子剧团”。着墨最多的是李一铭,初到剧团时他非常抗拒,因为他想到前线去打鬼子,但剧团的演出让李一铭重新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一个个嘹亮的音符就像点点萤火,只要积聚起来,照样可以点亮黑夜。除了李一铭,还有美丽的贺团长,英俊的严指导,可爱的小画家,纯洁的白百灵,幽默的胖张,文静的小眼镜。他们都是“孩子剧团”里光荣的一员,他们为了宣传抗日动情地歌唱。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故事结尾,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孩子们坐着渔船,驶向了新的战斗岗位。此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泛黄的合影,这是1940年6月1日胶东“孩子剧团”反“扫荡”胜利后的合影,是“孩子剧团”的真实影像。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啊,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就站在我们面前。我想他们一定看见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看到了六月的阳光下,所有孩子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