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相伴读好整本书 书香悠远做时代新人

□王院丽

字数:1684 2023-06-11 版名:知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统编教材中编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引导学生依据教材读整本书,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做事,健康快乐地成为有用之才。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应以趣激趣,以读促读。
  兴趣为导,走进整本书阅读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整本书,激发读书的兴趣。如当教师引导学生读一本书时,可以开展“比一比,我会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书的封面、目录、封底,然后“猜一猜”这本书的内容,让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进入整本书阅读。
  依托教材引导学生走进整本书,点燃读书的激情。如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学生阅读童话故事,教师在课文学习时,引导学生读童话、讲故事、编童话,学生渴望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稻草人》等,激情点燃,读得不亦乐乎。
  亲子共读,引导学生走进整本书阅读。在新时代,倡导全民读书,因此,我们要着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营造书香氛围,携手读书,让孩子们伴着书香成长。
  兴趣为媒,推进整本书阅读
  互动交流,推进读整本书的兴趣。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一本书读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兴趣自然会缩减。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要不定期地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如引导学生交流印象深刻的片段、交流好的读书方法、展示一段时间的读书成果等,在交流互动中学人之长,再制订下阶段读书计划,从而燃起读整本书的兴趣。
  创设情境,增强读整本书的热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把书中内容积累下来,学会运用、充分表达。
  资源共享,推进读整本书的深度。信息时代,资源丰富多元,为了推荐读整本书,我们尝试资源共享,推进读整本书的深度。如学生阅读名著《西游记》,教师可以利用影视片段和文本对比,在对比中发现文字表达的秘妙;还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创作背景,让阅读更深入有效。
  兴趣为好,延伸整本书阅读
  延伸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读整本书也应如此。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刷子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文本找描写人物特点的句子,在读中学会描写一个人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学生们兴趣盎然。课中推荐《泥人张》,学生读文章,用方法,学以致用,乐在其中,适时的推荐作者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整本书,让兴趣有效延伸,迁移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延长视域,从读一本书到爱读一类书。读书不仅在课中,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积累,基于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将课余所读的书愉悦地分享给同伴,进一步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如四年级上册“神话故事”单元,由读教材中的神话故事到读《中国神话故事》《世界神话与传说》《希腊神话》《山海经》等;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由诗歌学习到读冰心、艾青、叶赛宁等人创作的诗歌;五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名著单元由节选学习到读四大名著;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导读世界名著,分享经典片段,由学一课到读一本书,由读一本书到读一类书,学生的视域在拓展,能力在提升,文学审美在延伸,综合素养在渐渐养成。
  拓展范围,由一个人爱读书到一群人爱读书。温儒敏教授指出:教师要做读书的种子。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自己每天坚持读书,更应基于教材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在读书中感悟读书好的道理;我们要参与社会各界组织的读书交流活动,引领教师、家长、学生愉悦地读书,在读书中汲取智慧,在读书中丰硕阅读体验,成为优秀的人。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保持读整本书的浓厚兴趣,推进读整本书,延伸兴趣、延长视域、拓展范围,积累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读好书、好读书,成为国家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