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纵横交互作业管理新尝试

□高 军

字数:1572 2023-06-11 版名:知行
  “双减”政策下,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必须深入系统地开展作业管理与改革工作,在有效评价、作业研究等方面进行管理体系的创新,切实形成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标准相匹配的新型作业观念与作业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作业的教育教学功能。
  “1+1”纵横交互作业管理的内容
  “1+1”:指作业的总量+质量;预期目标为:压总量、控时间、优设计、提质量。
  “纵”:即构建作业设计纵向指导体系,形成教研组、备课组、学科教师三级建构系统,整体推进并落实作业管理中的指导、研究、设计环节。
  “横”:即建立作业管理横向监测体系,具体分为学校监管、年级统筹、班级落实三个层面,落实作业管理、报备、监测、公示、检查环节。
  “纵横交互”:学校整体架构划定纵横体系,一纵一横,将责任追究到人,并对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工作目标进行明确,积极推动减量增效,进而达到封闭式管理学校作业的目的。
  加强制度建设
  学校顶层设计。为了让“六位一体”管理模式有效实施,学校制定了《“1+1”纵横交互作业管理实施方案》《作业管理公示制度》《“1+X”分层作业设计与管理实施方案》《作业书写及批改要求》《无作业日、无作业周活动实施方案》等管理细则。完善作业管理体系,指出管理内容,将抽象化的作业管理要求进行具体化处理,同时构建合理的评价与管理机制,以此来确保作业管理体系的持续、高效运行。
  年级组统筹协调。各年级组长严格执行作业报备制度,对报备的每周书面作业进行审查、指导,并对班级公示栏进行每日例行检查。同时配合学校教务处定时在家长、学生中开展作业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形成报告在组内公示研讨。
  班级落实监督。班主任老师负责各学科一日作业总量协调,鼓励本班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所有书面作业,争取做到“书包不回家”。同时,配合学科教师推进“实践作业日”,结合文化活动月或节气等选定“实践作业日”主题,让学生走出书本束缚,进入大自然,增强综合实践能力。
  细化作业研究
  分层设计,提升作业质量。第一,作业形式创新,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学期前科任教师根据分工自主设计作业,备课组汇总整理后打印装订成册,有效节约了学生写作业的时间。第二,作业结构改进,对照学生学习能力,将作业分为两大类,即自选类和必做类,以此提升作业选择性,进而让各层次学生练习需求均可得到满足。第三,作业指导的强化,注重以作业评语、面批等方式来评价学生作业,让作业批改的有效性、针对性得到有效提升。
  分层作业力求“三化”。“三化”即层面梯度化、内容精致化、形式多样化。在基础性必做作业中,可以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让学生基本能力得到提升,尽可能地达到适量精选,要求学生的作业要做到独立完成。在拓展性作业中,主要通过延伸知识的方式开发学生智力。在确定此类作业内容时,要确保作业数量和难度适宜。在综合实践性作业中,对艺术欣赏、科学探究以及红色经典故事等进行合理整合,并通过制订合理实施方案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而且对其特长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实施多元评价
  学校选择多元评价与反馈的方式,对作业管理时效性进行检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教研处举行不定期抽查和每月定期常规检查,对教师落实作业治理细则及“双减”工作中切实减轻作业负担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每学期综合评定教师教学情况。利用每月一次的问卷调查进行动态监测,加强对作业相关内容的了解,如讲评和批改、分层和弹性等情况。教师可根据评价与反馈结果调控原本的作业内容,外部催促与自觉改进相结合,确保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要求学校要织牢织密“纵横交互”的管理网络,横向牵总量,纵向提质量,“纵横交互”着眼远处,想在细处,做在实处,真正让作业管理成为学校“双减”工作落地生花的助推器,成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