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在日常,育在细节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字数:1371 2023-06-07 版名:悦读

   □代小凤
  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这本书不仅有接地气的教育故事,也有深刻的教育内涵。作为一名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初中教师,我一边惊叹着原来自己犯了这么多错误,一边庆幸自己看到了这本书,从中可以“正衣冠”,尽快改掉平时自己在教育中无意识的“恶习”。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把真善美注入孩子成长的土壤里?正如书名中所蕴含的,教师应该教在日常,育在细节。
  教在日常言行合一
  我们常说,要允许学生犯错,因为做题时做错了,才知道这个知识点学生掌握得不扎实。可是一到批改卷子的时候,我看到学生做错题时第一反应是“这个题目都讲过好多遍了,怎么还会出错”,讲卷子的时候会忍不住对做错的学生发火。反思之后,我想以后要是再碰上学生错了不该错的题目,不再发火,而是再把知识点让其他同学讲一遍,错的同学整理错题。
  这样一来,做错的同学也不用承受被批评的压力,还能够通过整理的方式巩固知识。正如朱永通提到的,很多老师对待迟到的孩子,言语犀利,有时候还会惩罚其通过打扫卫生等方式将功补过。有的老师却让迟到的孩子从后门慢慢进教室,坐下正常上课即可。我们常说,学生和老师之间人格平等,老师开会时也有迟到的现象,老师之间会互相理解,那么学生是不是也应该被理解被尊重呢?一个学校是不是好学校,看老师如何对待迟到学生也能管中窥豹。
  试想一下,老师嘴上说“从错误中你可以学到更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却不能容忍学生犯错,学生会不会对老师的话产生困惑?学校对外声称尊重学生,却不允许学生犯错,是不是也是双标?
  育在细节以人为本
  如果一个班级的人数是奇数,你会让谁来坐那个单座呢?我的答案是最难管的那个孩子,作为惩罚,让他单人单桌。现实中我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但是朱老师的做法却截然相反。他把这个坐单人桌的权利奖励给学生,表现好的学生可以申请一周坐这个座位。他很注意细节,特意设置了一周的时间,不能让一个孩子坐太久,因为让谁的孩子去坐,家长都会很有意见。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每周到一个“陌生的”座位中去坐,符合孩子追“新”的心理,而且同样的座位,一个是奖励,坐在那里的孩子就会感到光荣;一个是惩罚,坐在那里的孩子就会觉得丢人。同样的座位,不同的细节处理,效果大不相同。
  就像朱老师说的,评价一个教师是否是一个好教师,从他对待教室那个特殊座位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因为作为教育者,若是不能够从小事入手,从细节上渗透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理解座位背后学生的心理状态,则其与教育相隔的距离,实在是太远太远,这或许就是细节的力量。
  去年有幸来到威海市山大实验学校的我见识到了细节的力量。入学第一天,学校为孩子们每人准备了一张印有学校图案的书签,上面写着古人的智慧名言,而且老师递给孩子的时候会微笑着说一句鼓励的话。进了教室以后,每个班门口都会有班主任老师迎接,并发给每个孩子一张同样印有学校风景的明信片,可以用来写自我介绍。
  试想一下,你是刚入学的孩子,开学第一天就看到老师的笑脸,收到学校的礼物,会不会喜欢上这个学校?还记得教师节的那天早晨,一进校门口,惊喜地发现学校道路两边摆满了各种不同的鲜花和绿植,校长和主任在两旁热情地让老师们自己挑选喜欢的绿植。我这个绿植爱好者瞬间就被感动得差点落泪,心里对学校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学校正是通过这样的细节教育,才让师生们爱上了这个地方。因为它的以人为本,更因为它的细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