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郭桂芝

字数:1629 2023-06-04 版名:教育理论
  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应该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贯彻核心素养的要求,围绕新课标所制定的总体目标,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语文教学突出的几个方面中。
  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素养
  教材是新课标指导下用于实践教学的最基本依据,其内容的编排处处渗透着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因此,培养核心素养应该始终把教材放在首位。
  1.识字写字,感受文字之美
  小学三四年级是识字量突增的时期,要求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和会写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因此,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的同时,亦可感受汉字之美,提高学习效率。如通过形意感受汉字之美。象形字是汉字的主要特点,也是汉字表达的魅力之一。在三四年级,大量的汉字学习仍需借助汉字的形体特征进行记忆,这些文字有些仍可单独表达一种汉字,有些则是由多种象形组合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拆解,并注重这种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
  2.诗文诵读,感受韵律之美
  通过朗读感受音韵之美。汉字的音韵之美在古诗之中,尤其从低年级开始,古诗一直编排于课本之中,越是低年级,古诗意思越简单,也更加押韵。模仿阅读十分重要,在三四年级阶段,经常让学生听古诗诵读,通过简单讲解古诗的意思,不必追求逐词逐句的意义掌握,而是先通过模仿、诵读,感受文字韵律,将更容易体会诗文情感,进而掌握其意义。
  3.丰富内容,感受文学之美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均是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文体的丰富性和代表性、内容含义的健康优秀、思想的深刻,每一篇都需要沉浸其中,反复学习。例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以形象的比喻给予阅读者犹如绘画一般的生动感。学习这种写作的结构和比喻的方法,是小学生开始学习写作最好的范文。《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课文将秋天众多的景物通过秋雨巧妙地串起来,勾勒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文字与插图自然融合,很好地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尽享其美。
  聚焦课堂,培养学习方法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加强课堂教学,减少课后单调重复的作业,使得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已不仅仅包括要传授常规的语文技巧性内容,更包括练习和巩固。为此,语文教师要采取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将语文素养的培养融入其中。
  1.注重课前的引导
  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中,培养语文思维能力实际上是学生逐步积累的一种体悟过程,教师要做的就是以更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逐步领悟到语文的各种思维能力。而在课前采取丰富的方法进行引导,不仅有利于让学生快速走进课文,更有助于对文章的感知和理解。
  2.注重方法的传授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在阅读和写作的起步阶段,好的方法会让学生快速入门,并掌握一定的技巧。例如:采用随堂练笔的形式,有助于快速提高写作能力,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学习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仿写句子或仿写一段话。在课堂情境的创设及积极氛围下,每个学生都会绞尽脑汁随堂练写,从而可以达到远比课下以作业的形式布置更好的效果。
  强化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学习语文离不开丰富的阅读积累,新课标要求小学三四年级阶段的阅读要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粗知文章大意。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应该认真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语文阅读,培养语文素养。
  1.选择优秀的课外阅读内容
  在小学三四年级阶段,很多家长深知让学生多涉猎课外读物的好处,往往大量购买课外图书硬塞给学生阅读,可能会起反作用。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指导,以精读为主,选择以文字、拼音、图画等多元结构的图书画面,以长短适宜、有趣生动的情节作为该阶段语文的课外阅读内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趣味,培养其长期阅读的良好习惯。
  2.培养正确的阅读方式
  采用高效的读书方式,远比单纯追求数量重要得多,尤其小学是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阶段,更应该学会高效的阅读方法。例如:从课堂到课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好词好句本,每天阅读的内容,必须将好词好句进行勾画并摘抄下来,这样的方式让读过的内容更加深刻,更是语文积累的重要过程。
  (作者单位:西安经开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