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老课文,不能 “照老路子”设计执教

□何捷

字数:2081 2023-05-28 版名:知行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2课是经典老课文《燕子》。有多“老”?不少青年教师坦言:小时候读书就学习过,如今还要教学生学习。因为“老”,所以大家教起来感觉得心应手。之前学习的内容,仿佛就在昨天。
  其实,郑振铎的《燕子》在入选统编教科书的时候,编者做了较多的改动,和原来人教版的《燕子》相对比,有多处变化,细节处几乎是“面目全非”了,按理说,不能走老路。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提醒教师:在设计和执教时,一定要注意找准教学点。所谓教学点,即本次教学真正需要教的是什么?对于学生而言,可提升的空间在哪里?
  教学点在统编语文教科书教学中,可以与单元目标相匹配,与这一目标在这一课中的落实相契合。教学点的认定与把握,就是实现课标中所说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以本单元为例,教学目标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根据目标,编者在文章中做了两处文字修订。第一处为“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此处明确地点出“图画”,原文为“春天”。第2处在全文最后一句“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依然明确点明这是一幅图画。虽然这样两处的叠加,更容易让学生抵达目标,但也确实少了几分想象的趣味,压缩了可以驰骋的空间。原本想象就不能明说,如今“真相大白”了,如何想象?可无论如何,这至少显露出编者对学生的担忧与明示,提醒教师和学生——注意,跟着目标走。
  在教学点和目标匹配的思路指引下,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燕子》,有了明晰的方向,老课文新教,在几处细节上,可以有这样的设计改良:
   第一,关于最经典的“凑成了那样活泼的可爱的小燕子”中的“凑”,就不要再单纯欣赏这个字了。
  围绕目标,从“画面是如何形成”的这一角度去学习。让学生知道这一张“小燕子图”是怎么画的呢?先画一身乌黑的羽毛,再画轻快有力的翅膀,最后添加剪刀似的尾巴,图画,是一步一步画成的。画的时候,从大到小,从羽毛到翅膀,再到尾巴。让学生通过文字,看到“画”,学会作“画”,能够赏“画”。而“凑”字,不脱离语境单纯欣赏。
  第二,让学生体会“春光燕子图”是怎么画成的,就不要迷恋拟人句了。
  经典的拟人句在第二自然段,但这一段也应该围绕着目标去教。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作者如何用文字展开画面。先看这一段: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本段用文字铺展了一幅春光的大背景。这里有微风细雨,柔柳青草,各色的花,绿色的叶。让学生检索并知道,这幅春景图中有些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色彩、感觉等描写带来审美时的感受,突出画面的丰富美感。段落中出现对“燕子”的描写就一句,可以让学生明确,这是画面中的主角出场,是全画的点睛之笔。这样设计,依然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紧密围绕目标学习。
  第三,关于燕子的动态、静态学习,不要再简单提取信息了。
  课文第3—5自然段中,燕子的斜飞、横掠、停歇等多种姿态,文中写得明白,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可以直接获取。提示青年教师,不要随意让学生模仿写麻雀、画眉,尤其是老鹰的飞行与停歇状态。也许你无法想象,这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看起来如此简单的模仿,实际上难度系数有多高。
  例如,仅写鸟飞行快、飞行轻的词语,确实比较少。三年级学生的积累有限,未必积累得到,且在课堂上无法查询。生硬去模仿写句子,无异于闭门造车,写出的句子会让人贻笑大方。与其这样,不如对准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在这幅画面中描绘的燕子是多姿多彩的。首先,是有远有近的;其次,是有动有静的,燕子有的在飞行,有的停在电线杆上,成为五线谱上的音符。顺便说一句,统编教科书中删去了人教版教科书中的这一句,实在让人遗憾。图中的燕子还有高低错落。有的贴着水面,有的在高处飞行,也有的停歇在电线上。春光图中的主角燕子,无处不在,生动精彩。这样学习,依然围绕着目标,依然为达成目标而教。
  执教统编教科书,应该尤为注重单元导读页面中的目标,这是亟待解读的关键。围绕目标选取教学点,一以贯之地设计与执行,是特别重要的教学理念,也是落实新课标的关键。相反,看到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旧做法容易引起碎片化、零散化的不良效果。
  问题如何治?怎么改?关键还在于对目标的解读和对目标的设计执行,把握落实上。
  文章至此,不少青年教师会感到疑惑:难道之前说的那些拟人句,那些词语积累,都不用教吗?这不是太不扎实了?回答是肯定的:要教。课程标准中提倡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力求在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上下功夫。这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基础的语文能力获得,就是我们的学习任务。只不过,教学的方式要改变,可以采用“练习+巩固”的方式进行。这些相对陈旧的,且多次出现的知识,可以通过练习提示学生掌握,帮助学生巩固提高。如果花时间再讲一遍,或者说谨小慎微地借学生之口说一遍,既冲淡了应有的教学内容,又和本次的学习目标相背离,同时让课堂显得凌乱,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