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做法

□向卫涛

字数:1224 2023-05-28 版名:教育理论
  “双减”政策重磅落地,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核心。这一行动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也更加明确了、规范了校内的学习和校外的培训。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不再是通过加班加点、补课延时,以及以损害师生身心健康为代价单纯追求“考试成绩”的那种片面教育。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则需要不忘教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坚决扛起“减负增效”的重任,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落实“双减”,重点在于“减负提质”。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变革传统课堂,生成有效课堂。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注重兴趣培养
  巧设教学情境

  不管哪个学科,凸显有效课堂的魅力,进而让学生喜欢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都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是走出课堂设情境。课堂是个多变的时空,广义的课堂可以是教室、是工厂,也可以是大自然。我们完全可以开放课堂,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去学,带到美丽的大自然去上课,带到工厂、车间、社区去体验,这便是最真切、最鲜活的教育情境。二是即使在教室,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设置一些灵活的、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身感受。比如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师生互动等,来创设一些情境;作为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可以结合校内及社区,组织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一些好的情境创设。
  巧妙调整座位
  发挥学生互助作用

  生成有效课堂,主要是要让每个学生既会学,又要真学会。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排座。把不同程度的学生合理搭配,交叉安排座位,以“座位”形式结成帮扶对子。发挥“兵教兵”的作用,让会学习的学生教学不会的学生,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一点需要多次的训练和鼓励,以及持久的耐心和热情。在教学的实践中,屡试不爽。
   精心铺设准备
  把好设问答疑难度

  有效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而教师只作最恰当、最精当的点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它主要是靠设问答疑这一载体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课前准备环节,要做精当的设问、提问,以及最后的点评、解答。内容要得体,形式要巧妙,要形成文题照应,内容连贯,要具有开导性和启发性。教师特别要对学生大胆的质疑、开拓的思维、勇敢的表现等,作出坚定的支持、肯定和鼓励,激发孩子们的思维意识。
  精编家庭作业
 构筑反馈体系

  课后作业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加速知识内化,形成系统知识结构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因材施教,就要布置有针对性和分层次的作业。我们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作业,或同时提供两种以上的作业方案,供学生选择。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利,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真正达到课后巩固的目标。此外,教师还要注重构建作业反馈体系,采用合适的方式检查、评价作业完成情况,使教师对教学效果心中有数,对学习成果印象深刻。
  总之,落实“双减”要求,其本质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要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迎来学业水平提升的春天。践行每一位教师“减负”职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成长的陪伴者。
  (作者单位:陕西省淳化县南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