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

□李 宁

字数:1513 2023-05-28 版名:教育理论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人格培养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内容枯燥无趣,不受学生欢迎。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如何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的教学作用呢?
  笔者认为应当回归生活。所谓回归生活,就是将生活中的情境和经验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活动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真正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一、以生为本,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情境,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建设美丽中国》一课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中国的大好河山,了解我国各大景区的建设成果。教师可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有哪些知名景点,介绍一些当地美丽的风景或民俗文化。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不仅能将自己与家乡联系起来、加深对祖国的了解,还能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意识到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
   二、立足生活,挖掘教材,开展主题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具有丰富内容的综合课程,它主要通过生活实践活动、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挖掘教学内容,组织活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我的环保小搭档》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带领学生到社区进行参观和学习。通过开展调查问卷活动、观看图片展览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
  三、立足生活,深入探究,提升课堂效果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思考、分析,进而促进他们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如教学《学会沟通交流》时,笔者设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在班级里有哪些人是你最好的朋友?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有的认为是同桌;有的认为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有的认为是体育好、长得帅的等。通过这个活动,笔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学会关心他人和帮助他人。
  四、结合生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体验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我们在一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内容是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火炬手举着火炬点燃圣火的情景。当时学生们都沸腾了,我对学生们说:“谁能说出在刚才那一刻,自己想到了什么?”然后我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说一说那一刻他们想到了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想到了北京奥运会时我国运动员努力拼搏、奋力进取的情景;有的想得更多一些,那就是希望我们国家能继续强大下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的情感在体验中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出更多的爱国之情。
   五、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生活中,许多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他们常常会因为教师讲得太枯燥而感到厌烦,甚至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已经了解的道德与法治知识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例如在《生命最宝贵》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交通事故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法治教育等,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只有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也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真实、有趣、有效。
  (作者单位:西安市雁塔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