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浅谈新时代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字数:1482
2023-05-28
版名:教育理论
□张海群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各地各校建立了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实践基地,全面深入推动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现阶段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学校没有设置劳动课程。很长时间以来,劳动课在学校里都是缺位的。这是因为社会、学校、家庭普遍对于学生过度保护,形成了“圈养式”的教育方式。其次,劳动课程缺少专业教师。笔者调查了近十所小学,遗憾地发现这些学校里没有专业劳动教师,基本全是其他任课教师兼任,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最后,劳动教育局限在课堂之中、教室之内,没有走出校园。很多学校没有用于劳动实践的场地,没有与校外实践基地建立联系。所以,更多的劳动课程是在教室内传授、在家庭里实践,这样的劳动课程形式比较单一。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一)将专业劳动课程教师引入校园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次接受访问时说:“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室的讲台上完成的。”但小学阶段,教师身兼数职的情况屡见不鲜。舆论普遍认为小学课程难度低,教师可以教授语文、数学、道法、劳动等多门课程,但笔者认为只有让专业的人才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在未来民族才能更具有竞争力。
(二)开辟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
1.发挥家庭劳动教育功能。
为自己和他人服务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宗旨。教师要善于调动、发挥家庭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家中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起为自己、为家人服务的意识,帮助学生在家庭劳动中获得满足感。
2.细化校园劳动场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校园环境卫生打扫、维持交给高段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的小主人。在打扫卫生的同时,学生也会更深入地体验劳动的辛苦,加倍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
3.开辟校外劳动途径。学校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情况,开辟校外劳动教育的“第三课堂”,可让学生参与社区等组织的公益性活动。此外,学校还可以将大自然作为劳动教育的场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地理位置、人文特点开展劳动教育。
(三)小学劳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
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契合。劳动教育应该按低段(1—2年级)、中段(3—4年级)、高段(5—6年级)分层开展与实践。
低段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认知能力较弱。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主题可以围绕“自我服务”展开。利用身边小事和教材中的课程内容,让学生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树立为自己服务、为他人服务、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中段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依赖性逐步减弱。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应该围绕“自主自制”来开展,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感。教师在创设竞赛等主题的前提下,让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比如开展“手工小达人”“今天我当家”等竞赛活动。
高段学生的劳动教育可以围绕“自立自强”主题开展。教师要创新劳动教育主题,拓展劳动教育广度。比如,可以开展科学小实验、公益活动、发明创造等具有启发思维、拓宽知识面作用的教育活动,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应做好与数学、科学、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融合。
(四)扩大劳动课程的范围,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课程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范围应该扩展。除了自我服务与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劳动外,还应该增加一些技能性劳动课程,比如简单实验、科学小发明、手工艺制作等。尤其是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劳动教育中的专业性、技能性就应当越强。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勤劳的手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白杨小学)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各地各校建立了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实践基地,全面深入推动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现阶段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学校没有设置劳动课程。很长时间以来,劳动课在学校里都是缺位的。这是因为社会、学校、家庭普遍对于学生过度保护,形成了“圈养式”的教育方式。其次,劳动课程缺少专业教师。笔者调查了近十所小学,遗憾地发现这些学校里没有专业劳动教师,基本全是其他任课教师兼任,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最后,劳动教育局限在课堂之中、教室之内,没有走出校园。很多学校没有用于劳动实践的场地,没有与校外实践基地建立联系。所以,更多的劳动课程是在教室内传授、在家庭里实践,这样的劳动课程形式比较单一。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一)将专业劳动课程教师引入校园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次接受访问时说:“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室的讲台上完成的。”但小学阶段,教师身兼数职的情况屡见不鲜。舆论普遍认为小学课程难度低,教师可以教授语文、数学、道法、劳动等多门课程,但笔者认为只有让专业的人才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在未来民族才能更具有竞争力。
(二)开辟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
1.发挥家庭劳动教育功能。
为自己和他人服务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宗旨。教师要善于调动、发挥家庭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家中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起为自己、为家人服务的意识,帮助学生在家庭劳动中获得满足感。
2.细化校园劳动场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校园环境卫生打扫、维持交给高段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的小主人。在打扫卫生的同时,学生也会更深入地体验劳动的辛苦,加倍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
3.开辟校外劳动途径。学校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情况,开辟校外劳动教育的“第三课堂”,可让学生参与社区等组织的公益性活动。此外,学校还可以将大自然作为劳动教育的场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地理位置、人文特点开展劳动教育。
(三)小学劳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
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契合。劳动教育应该按低段(1—2年级)、中段(3—4年级)、高段(5—6年级)分层开展与实践。
低段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认知能力较弱。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主题可以围绕“自我服务”展开。利用身边小事和教材中的课程内容,让学生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树立为自己服务、为他人服务、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中段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依赖性逐步减弱。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应该围绕“自主自制”来开展,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感。教师在创设竞赛等主题的前提下,让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比如开展“手工小达人”“今天我当家”等竞赛活动。
高段学生的劳动教育可以围绕“自立自强”主题开展。教师要创新劳动教育主题,拓展劳动教育广度。比如,可以开展科学小实验、公益活动、发明创造等具有启发思维、拓宽知识面作用的教育活动,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应做好与数学、科学、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融合。
(四)扩大劳动课程的范围,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课程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范围应该扩展。除了自我服务与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劳动外,还应该增加一些技能性劳动课程,比如简单实验、科学小发明、手工艺制作等。尤其是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劳动教育中的专业性、技能性就应当越强。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勤劳的手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白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