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中的西安“五四剧院”

□朱文杰

字数:1434 2023-05-24 版名:文化
  优秀的建筑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品牌,必然也是这座城市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幢老式建筑不仅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还拥有着某个时期独有的人文历史背景;一个关于建筑物本身的古老故事,也都深深影响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生活,成为这座城市地标性的建筑,是其城市记忆永难磨灭的直接载体。
  西安市北大街上的优秀建筑,如人民剧院、报话大楼、和平电影院、陕建总公司办公楼被挂牌立碑,列入了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无疑将会比较久远地保存下来,成为西安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标识。
  但是北大街还有一些应该保护下来的老建筑却消失了,例如北大街352号的“五四剧院”。虽然翻新重建的大楼更高大豪华了,还挂着“五四天地”四个金色大字,但剧院没了,舞台不演戏了!网上说好像成了一个时髦的超大夜店,如今的“五四剧院”,真正成了名尚残存,实已消亡。
  曾经的西安“五四剧院”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口北边,是在“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关怀下,由58家工商业者集资兴建,1954年4月8日落成的一座剧院。当年举行剧院落成仪式时,由吴素秋带领的北京京剧四团作首场献技演出,京剧名家荀慧生、尚小云等亦曾题词作画,馈赠锦旗祝贺。
  剧院由前厅、观众厅(二楼厅)、舞台、演员化妆室、演员宿舍组成,钢筋水泥建筑,观众厅内(包括楼座)设有软座1482席。
  舞台为镜框式,台口宽13米,高7米,通面总进深18.5米,舞台空间高度18.5米。两边设有附台,占地342平方米。台口设乐池,占地36平方米。后台设化妆室,占地110平方米,上部建有天桥,装置吊杆38道,并装有大幕、二幕和天幕。台口两侧建有灯光楼,扩音、调光、灯具齐全。
  这里曾经接待过八百多个国内演出团体、一百多个外国艺术团体和众多的知名演员。荀慧生、尚小云、周信芳、陈素真、俞振飞、奚啸伯、吴素秋、赵燕侠、张君秋、侯宝林、马思聪、常香玉、马金凤等来陕演出时,地方就选在这里。
  2007年5月8日京剧大师、“梅派”艺术第二代传人、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先生做客古城西安,在省市秦腔界人士的陪同下,来到北大街的“五四剧院”。在剧院门口,梅葆玖仰视“五四剧院”四个金色大字,神情肃然:“这是父亲1954年为剧院题写的,父亲从剧院建成之日起就跟这里结下不解之缘。”
  20世纪90年代前后,“五四剧院”似乎成了西安市儿童艺术剧院的专门演出剧场。那时我傍晚路经“五四剧院”时,就会发现剧院门口会涌来一批少年儿童小观众和他们的家长,场面好不热闹。后来过了些年还看《西安日报》报道:西安市儿童艺术剧院多年坚持在双休日推出儿童剧专场演出,场场爆满,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儿童们的欢迎。儿艺上演的儿童剧中,既有根据世界名著改编的《丑小鸭》《皇帝的新装》,也有新编儿童剧《小猴聪聪》《森林奇遇》《木偶奇遇记》以及青春校园剧《我们和老师一起过生日》《呼唤》《青春战队》等。小小的儿童剧不仅热了西安娃娃们的心,也让那些平日里看不到剧的大人们过了一把戏瘾。2005年,西安儿艺全年演出513场,创儿艺演出纪录。“五四剧院”成了西安市儿童艺术剧院相对稳定的演出基地,票房收入也大幅上升。
  曾经的“五四剧院”,除了上演戏剧和舞台剧,有时也放电影,也是很多戏迷、票友的乐园,可惜如今的这里已经没有了曾经的辉煌。
  北大街上的老建筑,命运殊异,有的被推上历史记忆的高位,有的被遗弃而消失得无踪无影,但与它们一起走过历史沧桑的人们,一定会永远记住它们的。
  西安不会忘记!为西安创造过辉煌的,让西安人骄傲了半个多世纪的北大街上的这些地标性老建筑,它们将永远闪亮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