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师生成长的“共生场”

□鹿崇涛

字数:1471 2023-05-24 版名:成长
  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的词语时,学生们基于所学新词联系生活经验,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比如“火柴”是谁发明的?“蜡烛”是谁发明的?“蜡烛 ”二 字 为 什 么 都 带“虫”?……这些问题真把我给难住了,于是我灵机一动,安排大家课后查找答案,才算化解了尴尬,保证了教学进程。
  课下同学们带着好奇上网查阅资料,果真都找到了答案,眼界大开。
  ▶问题一:
  “火柴”是谁发明的?

  张同学说,据记载,最早的火柴是由中国人在公元577年发明的。时值南北朝时期,战事四起、物资短缺,尤其缺少火种,烧饭都成了问题,于是皇宫后妃和一班宫女发明了火柴。当然中国古代的火柴还只是一种引火的材料,在马可·波罗时期被传入欧洲,欧洲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一种现代火柴,被我们称为“洋火”。
  “洋火”能摩擦生火,1826年由英国人沃克发明,但早期的这种火柴有两个致命缺点:一是白磷遇热容易自燃,非常危险;二是白磷有剧毒,造火柴的工人容易中毒身亡。直到1852年,瑞典人伦德斯特罗姆以磷和硫化合物为发火物,且须在涂上红磷的匣子上摩擦才能生火,安全火柴得以面世。
  ▶问题二:
  “蜡烛”是谁发明的?

  李同学说,“蜡烛”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原始人将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大约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蜜蜡可能是现代蜡烛的雏形。
  从现存文献看,中国出现蜜蜡的时间大致与西方相同,而蜡烛的普及却经历了很长历史时期。《西京杂记》记载,汉朝时南越向高帝进贡的贡品中就有蜡烛,说明当时的蜡烛极为稀少。南北朝时期蜡烛的应用仍主要在上层社会,而非一般百姓家。唐朝时还专门设置官员管理宫廷蜡烛。宋朝时蜡烛仍比较珍贵,明清以后才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
  和现代蜡烛相比,古代蜡烛烛芯由棉线搓成,因无法燃尽而炭化,需不时地用剪刀将残留的烛芯末端剪掉,这无疑是一件麻烦的事。
  1820年法国人强巴歇列发明了可以完全燃烧的烛芯,但蜡烛材质仍是有许多缺点的动物油脂。1825年法国化学家舍夫勒尔和盖·吕萨克取得了生产石蜡硬脂蜡烛的专利。后来人们又从石油中提炼出石蜡,理想的蜡烛由此普及。▶  问题三:
  “蜡烛”二字为什么都带“虫”?

  王同学说,先说“蜡”。据考证,“蜡”与“蛆”古时音义相同。清代学者段玉裁说:“蝇生子为蛆,蛆者俗字,䏣者正字,蜡者古字。已成为蛆,乳生之曰䏣,曰蜡”。“蜡”就是初生还没长大的“蛆”,故而从“虫”。
  “烛”,本写作“燭”,从火蜀声。汉字简化后,声符“蜀”被简化作“虫”,变成“烛”。为什么“蠋”从“蜀”呢?有人说,“蜀”其实就是“葵虫”(也有人说是类似葵虫的蚕虫)。古时先民们制作火把、火炬,大多用苇麻做内芯,用布包裹起来,再用绳子一圈圈缠绕起来,样子很像葵虫“蜀”,人们便用“蜀”来意会这样的火把和火炬,即用“蜀”形之“火”来表示“蠋”这个东西。
  也就是说,最早的“蠋”并非现在的“蜡烛”,而是一种火把、火炬。“蜡烛”发明以后,“蠋”才被用于称谓“蜡蠋”,但语义上已发生改变……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教学中学生的质疑和探究,不仅解了学生之惑,更让师生大长见识。
  言及于此,不禁想起自然界中的“共生”现象,即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能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恰如相依为命、互利共赢的海葵和小丑鱼。回到课堂上,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其实也在教老师不停学习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又何尝不是一种“共生效应”呢?师生之间智慧碰撞、优缺互补,终有所获、彼此成全,这大概就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