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天基地:锚定“三个突出”,打造“三个课堂”航天模式

字数:1975 2023-05-17 版名:视点

西安航天城第六小学“科技之春”开幕式
 
 西安航天城第五小学田径运动会

  □通讯员 石梦瑶
  近年来,西安航天基地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主线,三年来建成投用17所学校,增加学位1.6万个,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容。聚焦提升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升。2022年度航天基地管委会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督导考核结果为A级,公众满意度得分位居西安市第一。
  2023年,航天基地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实施“135”工程,打造教育强区,现推出“幸福航天看教育”系列报道,让广大市民群众全方位了解航天教育教学、全面育人成果,凝聚家校社政四方合力,形成强大的协同育人“磁场效应”,营造健康、稳定、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推动航天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航天基地以“双减”背景下的教研改革为突破口,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全面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理念,大力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初步形成具有航天特色的“课堂革命”实践路径,赋能航天教育高质量发展。
  突出规范强基筑牢“第一课堂”压舱石
  “第一课堂”是教育教学主阵地,航天基地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将学科融合作为素质教育的发力点,通过“三聚焦三构建”,积极探索实施具有航天特色的重思维、重目标、重过程、重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
  聚焦高效,构建优质课堂。今年2月启动“‘三个课堂’协同育人,名校名师赋能‘双减’”区域研修活动,搭建教师交流、教研联动平台,努力打造优质课堂,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聚焦创新,构建特色课程。积极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融合式、探究式、项目式创新课程,各学校在实践中设计出“承·新”“1+N”飞天课程、“星光美课堂”“思晓好课堂”等一大批课程新模式。
  聚焦多元,构建核心评价体系。以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为指导,结合区域特色,凝结出航天色彩浓厚的“红领巾争章”“思晓好少年”等多个立体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突出彰显个性耕好“第二课堂”责任田
  航天基地以“双减”小切口带动“第二课堂”新发展,打造“作业辅导+特色课程”模式,为学生量身定制“一校一案”特色课程,全方位、多元化、高质量开展课后服务。
  截至目前,辖区中小学校100%开展课后服务,参与师生共计17528人,总参与率超过94%,已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学生课后服务的“两个全覆盖”,充分满足辖区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各学校聚焦个性发展,实施菜单服务,采取必选与自选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菜单式”选课服务,全区开设课程共3大类、100多项,让学生根据服务菜单及自身需求,自主选择服务时段和项目。
  聚焦社会资源,充实服务体系,将优质社会资源引入学校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组建皮影、足球、旱地冰球、弓箭、乐高等多种特色社团,已形成主体完整、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体系。
  完善“四项机制”,聚力长效发展,一是完善安全管理机制,认真梳理课后延时服务安全隐患,明确责任分工,夯实管理责任。二是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将课后服务经费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考评体系,严格进行兑现。四是完善意见反馈机制,常态化向师生家长公开征求意见,聚力课后服务长效发展。
   突出综合实践画好“第三课堂”同心圆
  航天基地坚持“第三课堂”公益性、普及性、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原则,积极对接陕西省科技馆、航天科普馆、消防大队、净水厂、航天法院等单位,突破校园禁锢,连通社会资源,扎实做好“第三课堂”建设。
  一是社会实践内涵丰富,今年以来,利用春节、元宵节、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等重要节日,开展研学旅行、参观红色基地等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助力学生开拓视野,继承传统文化,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劳动实践锤炼品格,抓实劳动教育,开设各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小鸡快跑”“果香校园”“飞天农场”等劳育课程,寓教于乐、融情于劳。
  三是校企合作多元开放,整合辖区重点企事业单位,从航空航天、科技创新、城市守护等方面建立多个“三个课堂”区域化实践基地,已创建劳动、科技、青少年研学基地5所(1个省级、2个市级研学实践基地),利用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等文化教育教学场所,打造更多精品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看、学、行、思和环境情境介入中学习成长,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个课堂”并非孤岛,而是相互联系、补充、促进的统一体。“双减”背景下,航天基地致力于打通教室、校园和校外三维空间,让“三个课堂”有机衔接、融会贯通。
  西安航天基地将持续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课堂”,聚焦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主要任务,持续激发和释放“三个课堂”的内驱动能和活力,让课堂学习真实发生,让育人效果规律生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航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