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丹江畔,少年心里万物生

□本报记者 荆若男

字数:1874 2023-05-17 版名:视点

高雪瑜老师的课上学生们正在集体诵读
  
学生主动对镜头比出“剪刀手”

  我对商洛市丹凤县思源实验学校的认识,从一碗热腾腾的麻食开始。豆角、胡萝卜、香菇、菠菜和筋道的麻食相互拥抱,满满一碗。
  这是我们来到这所容纳了1881名学生的全寄宿制学校后,在食堂吃的第一顿饭。不管是食材还是口味,都像极了家里的饭菜。初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食量大的年纪,我们看到不少孩子边用勺子把碗里最后一点麻食舀得干干净净,然后小跑到窗口跟打饭阿姨轻声说着“再要一碗”。李涛校长笑着说:“我们学校经费的75%,应该都花在食堂了。”主管后勤的副校长徐亮向我们介绍,学生们每天的早餐和晚餐不会超过3块钱。午餐成本一般在5到6块钱,因为有营养午餐的补贴,学生们只需要支付最多1块钱。
  这所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乡镇和农村家庭,其中多数都是父母外出务工,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也有一小部分学生的父母因为工作,在县城租房居住,或是在移民搬迁政策的扶持下买了新房,举家从山里搬到了县城周边。
  我们在第二天认识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高雪瑜所带的九年级一班,50个学生中父母外出务工的就有30多个,其中只有不到10个孩子的家长能够两三周回家一次,大多数孩子的父母一年才能回来一次。班里学生家庭属于建档立卡脱贫户的有19个,此外还有5个孩子来自单亲家庭或是重组家庭。高老师坦言:“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失的,导致他们入校时在行为习惯、自信等方面都有所欠缺。”
  每周五放假前的安全教育,高老师都不会忘记提醒学生回家和父母打个视频电话:“我会告诉孩子们多和父母换位思考,爸爸妈妈也想陪在你们身边,但是又希望提供给你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要学会理解和感恩。”
  我们和高老师聊这些的时候是上午九点多,办公室来了一名生病的女生。班主任老师给她量了体温还要赶去上课,反复叮咛办公室没课的老师帮忙照看她吃药、喝水。打给家长的电话里,女孩的妈妈得知孩子发烧39.4度,顿了顿,问下午再去接行不行。高老师无奈地笑笑:“家长大多离得远,孩子在学校有啥事,也都是亲戚托亲戚。”我注意到,女孩喝完水,左顾右盼地找垃圾桶,将手中的纸杯轻轻扣放在了垃圾桶上的簸箕里。她行走和扣放的动作,甚至都没发出一点声音。最后,家里人还是赶在12点之前将她接走了。
  高老师去年带的学生中有一个孩子,从小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在他长大后便外出打工。学校的家长会要求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高老师联系到学生父亲后,他却表示自己不会写太多字,更不会写信。高老师想了想,决定自己悄悄代替孩子父亲来写这封信。那封信写了满满一页A4纸,回忆起信的内容,高老师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在我的心目中,你是唯一的。”后来,高老师收到了来自这个学生感谢的小纸条,才得知孩子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每周五天都生活在学校,学生们对老师的依赖占据了青春期内心大部分的情感需求。高老师一直记得,去年初三毕业那天,无论她去教室还是办公室,有个学生都静静地跟在她身后。而当高老师扭头问他有什么事情时,他又一句话不说。高老师在他的沉默中感受到了不舍,想聊点什么又怕他不愿多说,便拿出一个笔记本送给了他。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高老师会在课上邀请同学上台分享自己喜欢的文章、安排学生主持每周的班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艺术节和运动会,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与人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你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你就是优秀的。”这是高老师经常和学生说的话。
  学校也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下了大功夫。从刷牙洗脸的个人卫生,到见人问好的文明礼貌,学生们从初一一入学,老师们就开始了全方位的督促。学生们从初一到初三的成长变化,来自老师们不厌其烦的教导和日复一日的陪伴。
  这一天,我们从一大早便跟着高老师查人数、盯早读、上课、陪学生吃饭、送他们回寝室。听到了老师细致地叮嘱学生吃饭不能用瓷碗因为摔倒了容易被扎伤,也看到了进食堂时整齐有序的路队和等待打饭时一起昂首背诗的少年,更感受到这样一所学校在学生的三年青春中所扮演的“家”的角色。这个“家”,为孩子们雕琢青春的美好样貌,给予他们可依靠的安全感,也将属于未来的钥匙放在了他们的手中。
  学校旁的丹江静静流淌,操场背靠着的雨后新绿的青山无声地注视着教室和宿舍的灯交替亮起。黄色的教学楼上一整面墙都是学生、老师和后勤人员的笑脸,每每看到都让人忍不住跟着笑起来。我举着相机,面前穿着红色校服的学生们经过,看到镜头主动向我比出了“剪刀手”。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的耳畔突然回响起早上在食堂里震耳欲聋的齐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