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王力

字数:1434 2023-05-14 版名:教育理论
  数感指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以及数学概念建立等方面的感悟,即对数的深刻理解,然后内化成的一种感悟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
  一、反思教学得失认识数感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更需要数感。学生对数学概念往往只停留在理论掌握上,缺少实践感悟。例如,知道1米=10分米=100厘米,但目测不出100米、1000米的大概空间长度。在实际生活中,即使有些人到了成年也不能目测估计具体物体的相关数值。由此可见,数感是“关于数字(量)的一种直觉”,与语感、美感、方向感类似,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作为一种数学能力,对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二、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数感
  数学教学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认知经验,让学生用数学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良好直觉和敏锐感知,才能取得更好实效。比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在学生通过探究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后,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装有各类标价食品图片的小袋子,要求学生用15元钱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参加秋游,独立设计购物方案。学生先要大体估计15元钱可以买到哪些食品,然后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感受数感。在教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后,让学生设计一家人的旅游方案。学生事先充分了解去什么地方,用什么交通工具,旅游地的天气、饮食等,规划行程线路,明确所带物品,计算吃住行的花费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诸多能力都得到锻炼,体会到生活中花费时间、金钱等都要精心计划。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就感受到数学在表达和交流中的简洁方便,感受到生活身边处处有数学。
   三、开展动手操作培养数感
  在认识长度单位之前,让学生选择10厘米或1米的直尺,度量课本、课桌、黑板的长和宽,体会为什么会有大小不同的长度单位。在认识厘米、米以后,让学生用直尺度量一支笔的长度和课本、文具盒的长、宽、厚度,并一一记录下来或闭上眼睛想象,充分感知并清晰认知1厘米、1分米(10厘米)的概念。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小组合作,分别用一根3米和5米长的绳子(或棍子),测量校园某两点之间的长度,通过目测估计,加深对“米”等长度单位以及10米、20米、30米及100米的认知。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体会单位大小,逐步形成对1厘米、1分米、1米、5米、10米等长度的具体印象。
   四、实施尝试估计强化数感
  数学教材中渗透了估算思想。例如,引导学生在做一些计算题之前,先大概估算一下结果再计算;在测量物体长度、质量、面积时,可先估计再测量。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利用估算解决问题的题目。在教学“克和千克”时,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如一个鸡蛋大约50克、一袋食盐350克、一大袋洗衣粉1千克等,初步感知克和千克。让学生动手称1千克的物体,并用手掂量掂量,再找一些物体先估一估重量,再称一称实际重量,学生在反复的实际操作中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强化数感。
  数感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沉淀积累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感知、亲身体验中,积累和丰富感性经验,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建立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洛南县城关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