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 诗浸润 童年

□孙斌斌

字数:1393 2023-05-07 版名:知行
  自2014年研究儿童诗教育学以来,我和团队因研究而对儿童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受益。起初我们做的是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在总结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思路后,开始做儿童诗课程研究。无论是教学方法研究还是课程研究,都让我深刻认识到儿童诗对小学生德育、美育、智育等各个方面润物无声的影响。
  科学施教激发童诗学习兴趣
  2014年至今我和团队开展儿童诗教学研究已经8年有余。前三年我们一直在做教材中的儿童诗教学方法研究,我们先总结出了儿童诗教学的基本思路:初读诗歌——读通,精读诗歌——读懂,赏读诗歌——积累,延读诗歌——拓展。儿童诗教学思路的研究,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有效落实了因材施教策略,课堂呈现出其乐融融的场景。
  校本课程促进童诗落地生根
  2022年9月,我们在以前“童言诗画”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着手做“玩转四季”童诗课程研究。课程主要以四季为素材,教师依托国家课程中的儿童诗为学生整理编排了校本课程。“玩转四季”童诗课程通过“三个课堂”进行落实。
  “第一课堂”重点学习教材中的儿童诗。我们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部分我们重点做儿童诗教学策略研究。主要探索教读课文中儿童诗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或手段、课堂评价机制。
  “第二课堂”落实校本课程。我们把每周二下午第一节课后延时服务作为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学习时间。师生们通过课堂学习、读诗沙龙、“我手绘我心”等活动增加学习乐趣。这一部分重点研究儿童诗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分为:儿童诗校本课程建设策略,儿童诗校本课程设计的理念、教学内容选编的要求、学段的分类办法;儿童诗校本课程实施策略,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教师授课目标要求、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第三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儿童诗,重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远大理想等志趣。开展儿童诗创作研究,分为:校内儿童诗创作方法,学生在校内(教室、操场、劳动实践基地等)进行创作的方法;校外儿童诗创作方法,学生走出学校,在公园、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创作的方法。
  有效评价助推童诗兴趣生长
  教育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价是唤醒、是促进,是促使这门艺术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在儿童诗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实际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了完善。
  过程性评价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多元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参与情况、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等,注重校内外评价的结合,关注学生终身学习需求。在课程建设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争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班级小组争章“童诗创作优胜队”“童诗诵读明星队”等,个人争章“小诗人”“小小朗诵家”等。通过“小舞台大梦想”系列展示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求知欲。
  我们把终结性评价改为综合性评价,主要是对过程性评价的阶段性总结。我们建立“童诗浸润童年”课程建设综合性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在智育、德育、美育三个方面发展的跟踪分析,总结出“童诗好玩”评价机制。主要以期中“小诗人沙龙”和期末“童诗大闯关”活动为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
  丘科夫斯基说:“教育者应该利用年幼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这一‘诗的阶段’。不要忘记在这个阶段,诗歌作用于儿童的思考和感情,成为强有力的一种教育手段。不用赘言,诗歌能帮助孩子感知周围的世界,有效地促进孩子语言的形成。”我们也正是意识到了诗歌对学生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的影响,所以一直在儿童诗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摸索、探究,希望童诗能够浸润童年,让童年因有童诗的陪伴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