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实践,“植”得期待

□王祥海

字数:1724 2023-05-07 版名:知行

  在网上搜索跨学科学习材料,具体操作起来较为复杂,而且只是出现在一些公开课上,还没得到推广。在实际教学中,学科教师不愿进行跨学科学习,一是涉及其他学科教师和学科知识,二是没有专门跨学科实践的空间与时间,这就让跨学科学习成了“空中楼阁”。
  新课标要求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且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时不少于本学科总课时的10%。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结合学校可利用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跨学科实践能力?我们决定以植物园作为载体,结合学科特点和教材安排,探索“美丽校园,‘植’得期待”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分年级、分批次开展实践活动。
   从“植”说起,从“果”延伸
  学校的植物园种了许多花草,但是由于疏于管理,花草越来越少。恰好校园改造,我校生物教研组争取到了花园一角,开辟成植物园,积极开展生物实践。
  生物教学需要一些实物演示,如植物的花、果实、根茎叶,也需要一些植物进行实验来验证植物的三大作用。生物教师根据教材安排,在植物园里种植了一些必备植物,并成立了生物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课堂上当老师拿出新鲜的样本展示时,让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兴趣,也让参与实践的同学有了自豪感。植物园的活动,引起了其他学科的注意,许多老师来到植物园获取教学素材:美术课画画的素材、语文课上的《落花生》、数学课上的统计、英语课上的精彩图片……方寸之地成了热土,不仅把植物带进了教室,学生和教师也走进了植物园,许多学科参与进来,享受丰收的“果实”。
  可是如何把这些学科统整起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植物的生长呢?我们与语文、美术、数学老师进行交流合作,制作了植物园的一系列跨学科实践的尝试:通过欣赏学生在植物不同阶段的画作,统计植物生长的相关数据,整理植物生长的观察笔记,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描述生物生长的历程,感受生命的价值。正是有了学科之间的小融合,学生在植物园里才会收获大“硕果”。
  以“植”为题,调查研究
  植物园的跨学科实践不能止于参观,还需要开展深度的探究。为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将植物的生长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将植物的生活环境与研究性课题相结合,以“植”为题进行研究。
  化学课上,学习“土壤的酸碱性”,研究植物园中土壤酸碱性与植物的关系;学习化肥与植物的吸收,了解氮磷钾肥对植物的影响,尝试进行无土栽培;地理课上,了解经纬度分布,植物的生长与气候的联系……学科与学科、研究与实践相互交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植物的相关材料,了解植物的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并通过跨学科实践验证,学生对土壤的酸碱度、生长所需温度、化肥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等进行研究,形成某种生物的观察探究报告。这样的跨学科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学习变得更加主动了。
  其实,跨学科实践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统筹意识、合作意识,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亲身体验,加深学生对学科价值的认识,种下一颗研究学习的种子。
   “植”行合一,社会担当
  为了让学生的跨学科实践成果得到应用,教师依据学生生活及社会热点,积极设计实践主题,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为城市绿化提建议”活动中,学生轮流参加“创城有我”劳动,浇水拔草,努力做好城市的护绿员,呵护美丽的绿色家园。同时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的植物生长问题,依据所学知识,提出如何让城市的绿植生长得更好。在“我为建设花园水城献青春”活动中,学生根据护城河的水质与土壤酸碱性,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城市适合种植哪些植物,如何净化水质……学生在活动中把自己的研究应用到实践中,感悟到学科价值,培养了学生社会责任感。
  可见,跨学科实践应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等场景,创设实践情境,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核心素养。同时跨学科实践采用小组合作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合作性原则,在真实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植物园只是跨学科实践的一角,只有教师善于将学科融合,积极与其他学科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在探索中、在行走中、在实践中,亲近关爱自然,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走进社会课堂,学以致用,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