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视角促进游戏活动教育

□罗 苗

字数:1551 2023-05-07 版名:教育理论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将视角转向儿童,树立“以儿童视角开展游戏活动”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游戏的赋能作用。
  什么是儿童视角?儿童视角即“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主动“学”,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幼儿最近发展区,制订适宜、明确的教学活动目标,以趣味游戏为主线,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教师和幼儿同频共振,学会共情,才能在活动中有更多思考。由此,教师努力创设儿童视角的游戏课程,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适宜的活动材料,鼓励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多感官参与和体验建构新的经验,调动学习热情,释放幼儿天性。
  首先,教师要妥善处理游戏与课程的关系。把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处理好,才能真正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的要求。陈鹤琴先生早就指出:“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我相信无论什么工作,都可以化作游戏,这要看教师的能力了。”但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并没有达到陈鹤琴先生期待的水平。究其原因,就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游戏和课程两个不同的核心,我们称之为双核现象,这两个核心背后的理论是不一样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一种自发的、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而课程则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反映。因此,幼儿园教育中的游戏和课程是各自独立、分离的活动。即便有些老师在课程中穿插一些游戏,也只是把游戏当作一种人为的手段来使用,没有实现游戏的真正功能。因此,幼儿园要实现活教育,就得将游戏和课程这两个独立、分离的双核加以整合,使它们两个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新颖的核心,就是要实行游戏课程化。游戏课程化就是继承和弘扬活教育的活游戏。所谓游戏课程化,就是从儿童的游戏出发,及时把握儿童学习的生长点,通过师幼互动引导和建构新的游戏,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游戏课程化是一个通过游戏促进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游戏链。
  游戏课程化过程中的生长点是指围绕着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生发出来的教育活动。游戏课程化最后又回到游戏中去。我们尝试用“PtoP”,即“fromaplaytoanewplay”(游戏—生长点—新游戏)来表达游戏课程化无限延伸的游戏链,不断生成新游戏的幼儿园游戏,就是我们所说的“活游戏”。
  其次,教师要从儿童的视角为出发点,设计开展游戏活动,使幼儿主动参与游戏,赋能幼儿学习与发展。当教师以儿童视角去观察、思考、体验,更容易看见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教师要在趣味化游戏场景中,选取最贴近幼儿经验的游戏,让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游戏。这就需要教师相信儿童、接纳儿童、理解儿童。如游戏中幼儿自主设计游戏,选择角色、使用道具等,让幼儿自主商讨,使每名幼儿都发挥自身潜能,感受游戏的乐趣,促进每名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最后,教师要以儿童的视角观察并倾听幼儿,才能更好地解读幼儿的需求与行为。要在游戏中和幼儿积极互动,聆听幼儿真实的想法,看见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需求,适时作出积极有效的回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同时,还要充分挖掘游戏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内在价值,创新更多优质的音乐游戏活动,并以多种形式的音乐游戏激发幼儿感知、体验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赋能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让孩子拥有一个游戏的童年,是对教师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儿童视角的科学理念,相信幼儿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与建构者,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实现师幼同学习、共成长,真正让游戏点亮生命,让游戏点亮幸福童年。
  (作者单位:陕西省眉县第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