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三个一”, 家校共育有合力

□李宏龙 王善才

字数:1421 2023-05-07 版名:理论
  “双减”政策的推行,意在全面优化教育生态,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很难真正实现“双减”的目标。家庭教育也应作出相应的变革。因而,更新家长教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形成家校育人合力,显得非常重要。
  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等特点,学校合理利用互联网构建“互联网+”家校共育交流平台,能有效搭建家校共育桥梁。家校共育要形成合力,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知悉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看法、需求等,以便及时作出调整、改进和优化,实现家校共育协作。教师通过问卷星、百度问卷、微调查等平台,设计好家校共育问卷,让家长参与问卷调查,这样能收集到每位家长的共育需求及对班级管理的建议和意见。班主任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拟定相关规则,上传学校、班级主题活动、文体活动、大型庆典的音、视频资料,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办学特色。学科教师通过群聊天,能及时与家长互动交流,为家长释疑解惑,拉近家校的距离,让班级管理更加得心应手。同时,学校还可利用“中华家庭教育网”等网络资源,引导家长自主参与线上学习,让家长足不出户也能实现与各地家庭教育名师互动交流。互联网交流平台的利用,能为家校共育的有效实施谱写新篇章。
  建立一个互动机制
  家校共育要形成合力,需要建全和完善互动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互动活动,让老师与家长之间真正产生心灵互动,突破家校信任危机。一是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家长与孩子们一道参与学校的文体活动、学习活动,体验孩子在学校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学校怎样管;组织家长观看学生成长档案,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校的成长;组织家长观摩教师教学,开展“家长评教”活动,让家长体验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分子。同时,开展“家教有道”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会,由家长从自己教育孩子的实际出发,相互提出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或者家风建设案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地交流并总结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弘扬家庭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二是加强家庭教育宣传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教师全员登门家访、电话家访、个别谈心等家访形式,深入了解每位学生成长环境、家庭情况和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等情况,与家长一道探讨育人策略。学校根据师资力量,成立“家庭教育志愿者团”和“家庭教育艺术团”,开展“公益咨询”和“艺术表演”等活动,倡导积极创编家庭教育读物,切实做到家庭教育根植于校内外。家校互动机制的有效建立,增强家校的相互了解,促成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和同盟军,架起了家校共育的桥梁。
  建设一个资源库
  家校共育合力的形成不是三分钟热度的事,也不是简单地开开家长会,做做亲子活动,拉拉家常就能形成,需要家校双方厘清边界,心灵相融,更需要持续动态研究。学校要整合、利用好专家资源,突出专家引领作用,加强家校共育研究。每位学生的家庭都有其独特性,也有其相似点,学校专家团队要针对家庭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或成功案例进行微观研讨。对丰富、游离的资源进行开发,着力打造一批家校共育优秀课例,建立家长课程体系。将这一进程中收集的有价值的文本、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整理,建设一个家校共育资源库。学校根据家长需求,让家长徜徉在家校共育资源库中,帮助家长快速进入学生成长转换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帮助。
  家庭和学校是独立的个体,也是有着共性的群体。家校共育紧抓“三个一”,能促进家庭、学校保持一致性,形成共育教育磁场,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