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学生混合编班 是双向奔赴的教育实践

□王军荣

字数:888 2023-05-03 版名:声音
  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帮助乡村学校,这已经是很普遍的教育“帮扶”现象,但许多城市往往停留在“单向输出”的层面,即城区学校以“帮扶”的姿态参与到乡村学校。乡村学校有所改变,可很难脱离“薄弱”。而城乡学生混合编班则是城区和乡村双向奔赴,给所有的学生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城乡学生混合编班指的是,两校选择等量学生混合编班,任课老师是固定的,但上课的学校却会发生变化,春季在乡村学校,秋季进入城区学校。班级里既有城市的学生,也有乡村的学生,上学的地点既有城市,又有乡村。促使城乡的学生相互了解,也促使他们感受到不同的学校氛围,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
  城乡学生混合编班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大挑战。老师跟着班级走,同样既感受了城市学校的教学氛围,也感受了乡村学校的乡土气息,班级转换于不同的学校,更激发起教师的教育责任心,也会更加用心去教好学生。以往,所谓的“帮扶”就是城区的学校派遣几个优秀教师去乡村学校任教,在三年或是几年之后就回到城区学校,去乡村学校就像是去当一回“客人”,没有主人翁的感觉。而城乡学生混合编班则给了老师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无论是在城区学校上课,还是在乡村学校上课,他们跟着“混合班”,会始终有一种很强的责任心,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当下,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好,学校面貌更是焕然一新。应该说,改变一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并不难,难的是改变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理念。这不仅需要向教师队伍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学生方面同样也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是说让城区的学生到乡村学校去就读,而是适当引进一些城市的学生,让他们也体验感受乡村学校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对乡村学校的学习氛围起到“催化剂”的效果。
  乡村学校要打造成名校,离不开优秀的教师,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管理,也离不开城区学校的帮扶。如何精准帮扶,如何实现沉浸式帮扶,这是需要不断创新的。最好的“帮扶”不是只给资源,也不是只给优秀教师,而是激发城区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激活乡村教育的斗志。开拓乡村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找到更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促使他们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更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