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摇”惊诧之余 亟待反思和重构

□卞广春

字数:1124 2023-05-03 版名:声音
  最近,你有没有发现正在读小学的孩子总喜欢做一个奇怪的动作:双腿下蹲,手臂前伸,高频率地做“拉锯式”的晃动。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社交语言,他们称之为“电摇”。这个并不雅观还不礼貌的举动,在孩子们中特别火,成为继《孤勇者》后,在小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又一现象级行为。(4月13日《北京青年报》)

  “上课盘,下课盘,都盘”“声音很治愈,可以解压”“可以自己设计不同样式的手串,锻炼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前一阵子,小学生群体中流行盘手串,成为现象级行为。没多久,“电摇”又成为小学生群体中的现象级行为。小学生社交语言频频出圈,家长和教师从疑惑不解,到关注、惊诧、反感、担心,既正常又不寻常,其背后需要有反思。
  正如孩子们不懂成人世界一样,对孩子的世界,成人也未必完全清楚和理解。现在的小学生,不同于父辈乃至祖辈们的童年。
  一方面,他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衣食无忧让他们不必为温饱发愁,发达的网络时代,普及的电子工具,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又使得他们无须过多考虑父母的需求和情绪,以父母的喜怒哀乐,检验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质量。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把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放在过高的位置,对孩子入学、升学准备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却不理解也不顾忌他们的情绪,亲子陪伴时间少,孩子们的游戏、快乐时间远远不够,使得小学生与成人的期待距离越拉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们在自己的圈子里寻找乐趣,就不难理解了。
  无论是《孤勇者》、盘手串还是“电摇”,小学生从社交中感受到了“有趣”“好玩”“解压”,并不为错。玩,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快乐的来源。时代不同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也有不同的玩法,60后玩滚圈,70后踢毽子,80后跳绳,90后编手链、折星星……现在的小学生用特有的方式玩出了归属感,玩法固然新鲜、出奇,甚至有些夸张、诡异,可这与他们的年龄段相符,也很有时代感,成人不感到奇怪才怪。
  值得注意的是,“电摇”在小学生群体中影响力和普及率较高。有媒体对近1000名家长的调查显示,生活中有过这种社交语言的学生中,男生占比50.4%,女生占比49.6%。按年级划分,小学一至三年级占比38.62%,四至六年级49.15%,初中11.44%,还有不足1%的幼儿园孩子。同时,43.71%的家长认为这些社交语言对孩子在语言表达、价值观方面有一定负面影响,近45%家长认为“负面影响较多,孩子很容易被带坏”。
  “电摇”快速渗透到小学生群体,对影视、网络、教育等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一块亟待开垦、浇灌的土壤。文明向上的、科学进步的、传统积极的东西不能有序、广泛地占领和普及,其他内容或形式的东西就会见缝插针。对小学生社交语言出圈,家长、学校、社会应当齐心协力,倡导文明用语,抵制网络烂梗,让小学生的社交生活与时俱进,让时代清新之风滋润他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