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思维导图 在数学复习课中的“三部曲”

□马楠 鲁紫娟

字数:1529 2023-04-30 版名:教育理论
  复习课承载着“回顾与整理,交流与成长”的独特功能,是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的过程。要想上好一节复习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尤其是每学期期末总复习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如果不认真编排内容,不精心设计,就会让课堂枯燥;如果不分主次,讲解过多,就会变相地把学生当成存储知识的“容器”;如果练习过多,就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螺旋上升的特性把握不到位,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出现“断档”。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思维导图无疑是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维导图就是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把各级主题用隶属关系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它是一种高度凝练、能具体化展示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更易被学生接受。由于其直观、易操作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
   第一部曲:“画”思维导图,即学生课前整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课前复习整理环节,安排学生将与本节复习有关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来。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唤起学生内心的思考点,先在头脑中联想与本节复习相关的内容,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罗列。其次,思考罗列的知识点之间的隶属衍生关系,进行简单的排列。再次,用“根—干—枝—叶”关系形象地展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对每一个知识点配设典型习题,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
   第二部曲:“说”思维导图,即师生课堂梳理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课堂上引导学生把自己整理的思维导图“说”出来,相互补充,建立知识模型。引导学生根据同伴所说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图,让它成为复习的一手好资料。对于具体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老师在聆听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知识体系的建立,从关键点入手,更多地从理论层面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进一步感知所学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例如,在复习《因数与倍数》时,由于在学习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时,是从具体的实例中引入的,学生不明白什么情况可以谈倍数和因数,对于4÷0.2=20、1.2×10=12之类的算式,能不能说4是0.2的倍数或12是1.2的倍数这类表述缺乏正确判断。这时教师就可以从理论体系对学生进行指导,举例引入整除和除尽的相关算式,让学生去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进而明白整除是产生倍数和因数的基础。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链接,形成知识体系。
  第三部曲:“用”思维导图,即学以致用,丰富知识结构。
  学数学是为了利用所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将思维导图中自己搜集的与知识点关联的典型习题展示出来,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自己讲解,也可设置成问题找同学帮忙解决,也可以全班抢答,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更能激发学习的热情,感受成功的喜悦。老师也可以设置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开放性习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做课堂的主人,做生活中的主人,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对于学生解决起来较难的习题,老师适时点拨提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火与光”在交流、讨论中相互碰撞发生作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从各个角度举例,有求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还有把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后分析面积和周长的变化情况的……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还知道,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顿时,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学生将与问题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串接起来,这样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在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绘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形成了知识网络,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整合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我学习成为可能,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岐山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