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学绘本叩开学生思维之门

□韩 艳

字数:1532 2023-04-30 版名:教育理论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更容易理解一些直观形象的事物。然而,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大量数学符号、概念定理和运算推理等考验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数学知识,往往会引发学生学习困扰。而数学绘本将直观生动的图像、通俗易懂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情节融为一体,有助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生活化,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与交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数学绘本的教学价值
  小学数学绘本一般都与小学生的生活情境密切相关,通过图画与故事相结合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呈现数学知识。小学低段教学中将数学绘本引入课堂教学,能够为严肃紧张的课堂带来些许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启迪学生探索与思考。学生在绘本学习中可直接观察到其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观察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在师生共同学习绘本的过程中,课堂气氛相对轻松,师生间的互动频繁且高效,有利于促进平等、和谐、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利用绘本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学习分类时,就可借用数学绘本《乱糟糟的王国变形计》,让学生在帮助王子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分类的概念与作用,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分类。这类王子与女巫的故事最能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沉浸其中。教师可以通过绘本中的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分类整理事物的重要性。绘本教学这种利用图画与故事渗透数学知识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索的习惯。
  三、依托绘本素材,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
  让数学知识“源于课堂,用于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也充分肯定了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数学教师应该筛选一些与学生生活场景类似的绘本应用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跟随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去计算、去探索、去思考,积累足够的知识与技能去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场景。例如,数学绘本《逛超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生跟着绘本中的故事运用加减法计算所购物品的价格,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如此利用贴近生活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以购物的方式让学生应用加减法,学生的好奇心饱满,注意力高度集中,既训练了学生的加减法计算能力,又让学生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利用数学知识去处理类似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四、借助绘本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学习内容,促生探究意识。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根据绘本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路更加清晰,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逐渐成长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譬如,学习乘法时可以借助数学绘本《参观动物园》,帮助学生熟练乘法运算。教师可以在参观动物园的故事情节中加入乘法运算的知识:王老师要租车带班上的40名小学生去参观动物园,大车每辆40元,可乘21人;小车每辆8元,可乘4人,怎样租车比较划算?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与讨论,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帮助学生明晰思路,培养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教师随时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当学生有明显争议时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再次进行深入探究。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巧妙借助绘本渗透教学,将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乐学好学,提升思维能力,培养探究意识。小学数学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发挥绘本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筛选最适合的数学绘本,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慧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