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 初心难忘

——再观陕西延安中学校史馆漫谈

字数:1909 2023-04-26 版名:文苑

  □郭 博
  印象中,校史馆就如丰碑一般,静静地矗立在校园的西北角。因为工作缘故,我曾多次进馆参观。近日工作繁琐,忙里偷闲中校园漫步,不知不觉走到了校史馆门口,想来难得闲暇,不如再进去看看。
  刚进史馆,最引人注目的依然是首任校长蔡子伟先生高大雄伟的塑像,我不免想起先生在革命最艰难困苦的1927年8月,毅然加入党组织的勇气与信念……1938年夏,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沦陷区不断扩大,各地有志青年纷纷来到延安寻求抗日救国之道,建立一所以“抗战建国”为目标的学校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之下,先生积极响应边区政府的号召,筹建并担任陕甘宁边区中学首任校长,半座破庙,一口铁锅。先生一面修补校舍,购置设备,一面进行招生。
  学校对学生不设门槛,随到随学,根据文化程度编入不同的班级。当时的学生有边区青年、烈士子弟,有经过长征洗礼的“红小鬼”,还有当地的中下贫农……没有教室宿舍,学生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桌椅,取来木板代替;没有课本,教员自己编写。开学时,共有教员11人,学生227人(《陕西延安中学校志》2008年版,P75)。尽管条件艰苦,先生在开学典礼上依然信心百倍地讲道:“要把边区中学办成真正国防教育的模范。”在抗战期间,边区中学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紧紧相连,校址随着抗战的需要多次迁移,教员、学生也根据抗战的需要,随时随地都可能变成战斗员、医护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顺着史馆的方向,《周恩来、邓颖超看望陶行知先生》的照片吸引了我。1946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病重。在这期间,周恩来、邓颖超前往探望。同年7月25日,先生病逝。边区政府为了纪念陶先生对中国教育的卓越贡献,将“边区中学”改名“行知中学”。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行知中学”的师生随着毛主席转战大陕北。听到蟠龙镇大捷的喜讯时,全校师生在安塞县真武洞的山坡上参与了周恩来同志亲自主持的庆祝典礼暨“五四”纪念大会。在这期间,毛主席还给任弼时的女儿、行知中学的学生任志远题词“光明在前”,这既是对“行知中学”师生的鼓舞,也是对中国革命前景和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穿越战火纷飞的岁月,我终于来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展厅。全新的面貌,全新的任务:“行知中学”完成了它为革命培养干部的使命,转化为普通中学——为高等教育培育优秀人才。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文件,1951年初,“行知中学”正式更名为“陕西延安中学”。此后,学校管理逐渐成熟,实行公开聘任校长制,马润之先生任校长。随后,校务委员会、党委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一系列教职工团体陆续成立,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后勤工作、保卫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虽然十年“浩劫”让全国人民历经磨难,但是陕西延安中学一直在黑暗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有在行政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前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有为国家战略发展隐姓埋名的“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也有在我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任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傅绥燕,更有在国家高精科技领域默默奉献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与此同时,陕西延安中学也得到了一届又一届国家、省、市级领导的关心和肯定。有1947年毛泽东主席“光明在前”的美好愿景,有1950年周恩来总理“艰苦奋斗,努力学习”的殷切希望,也有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发扬革命传统,办好延安中学”的细致叮咛,更有2008年延安市副市长冯继红“继承优良传统,创建示范中学”的再三嘱托(《陕西延安中学校志》2008年版,扉页内容)。
  继续缓步向前,历史画卷不断在我眼前展开,而且卷面越来越美,越来越清晰。我看到了我们近几届校级领导的亲切面容和拳拳之心,更看到了延安中学历届优秀校友的卓越成就……时光无痕,记忆有印,我再次来到了校史馆门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0月26日进校参观嘱托的历史画面扑面而来。总书记的亲切嘱托回荡耳畔:“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时代新人。”
  “聆听”完总书记的嘱托,漫步史海,一抬头,映入眼帘的依然是首任校长蔡子伟先生伟岸的塑像,先生的教育初衷重温心田——“要把边区中学办成真正国防教育的模范”。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延安中学在战火的洗礼中完成了它“国防教育”的使命,但是峰回路转、九曲绕弯,延安中学的红色基因血脉相连、抽刀难断。突然间,我顿悟了,多日来的困惑一扫而空,听从党中央毛主席、周恩来的号召——“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细致叮咛,坚持用延安精神武装自身,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深刻领悟“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让延安这块儿革命的圣地,开出绚丽的花朵,让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的教育初心,薪火相传,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