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只是习惯,更应是能力
□孟菁菁
字数:2005
2023-04-26
版名:悦读
作为一名准教师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读书可以说是我们的基本功。大学四年里,在我们上过的文学史和其他各类课程中,无一例外地,老师们总会提到“读书”二字,而那些只花费一两节课讲解甚至一句话带过的书目却需要我们在课下花费两倍三倍甚至数十倍的时间去咀嚼消化。作为一名学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作为一名新教师,未来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种种的问题萦绕在我心头。结合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观察与思考,我有以下体会。
首先,关于书目的选择,也就是读什么书的问题。
第一,读书要广。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学类的书籍应该占据了我们阅读书目的绝大部分,但不要忘了我们同时也是未来的教师,教师教育和其他门类的书籍对于我们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和知识面的拓宽是极其重要的,而后者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又常常会被我们忽略。
我们总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读书方面我想说的是或许我们可以多多尝试自己不很感兴趣的书。在日常的观察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更偏向阅读本专业书籍的现象,大三时我选修了一门课程——中国思想史,在课上老师讲到了国内外从古到今的很多哲学思想类书籍与名家,于是一个不那么喜欢这类书籍的我也开始沉下心去阅读并在其中获益颇多。在许多人的认知里语文教师更多的是感性的,诚然,语文教师离不开感性的支撑,但我们同样且更需要逻辑的力量。优秀的逻辑与思辨能力对于我们之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不要忽视专业课用书和中小学教材的阅读。记得,大三的古代汉语课上,老师常常嘱咐我们,大家的教材一定不要卖,之后走上教师岗位这就是你们查阅知识很好的工具书。从小学到大学的每一本教材我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因为我总相信当多年以后再去翻阅时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虽然大学老师们在讲课时很少会以专业课教材为中心,因为他们大多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讲解逻辑,但是在课下,当我带着老师课堂所讲去阅读教材时,会惊喜地发现,即使老师们并不按照教材来讲,他们所呈现的知识内容与体系也与教材有着许多的不谋而合之处,此外教材也会对我们知识体系的建构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同样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本职是教书育人,在我看来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教什么,怎样教,是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对教材的把握与理解则成为确立我们教什么的重中之重,许多教师也许终其一生都还未能完全明白自己要教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当然了,这对于新教师的我来说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关于怎样读书?将读书视为单纯的学习任务,不知如何有效读书成为当下许多学生的现状。对此我想分享以下几点:
一、勤动手。做读书笔记已经成为记录我们阅读的重要和普遍形式之一。但读书笔记绝不仅是圈点勾画和摘抄好词好句,也不应流于形式。阅读时我们首先要读懂内容,当理清大意后可以尝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一本书的框架,梳理每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人物关系等,从点到面由浅入深,而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我们对于书中人物语言、关键语句的批注与思考,可针对一个点写下自己的想法,读完后将零散的想法再次聚合,以话题或词条的形式分门别类地梳理,再继续深入品读。
二、比较阅读与多次阅读。读书是一门学问,那么既然称之为学问便可以并需要深入研究,而比较阅读与多次阅读便是很好的研究方法。作为一名大四毕业生,毕业论文是我们最近的主要工作,而我的毕业选题就在老师的建议下由写一部作品里的一个人扩展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多部作品的一类人,当我将这些作品罗列出来时才发现部分作品甚至在老师的课堂上都没有被提起过,然而当我再次或第一次去阅读时,真的会发现人物与人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及其中的异同点,“量变引起质变”,当阅读达到一定量时,我们才可能进入到深度的层面。
三、选择恰当的版本。对于阅读版本的要求是我在大学学到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此之前我和许多同学一样,要阅读一本书只管记书名,找到就开始阅读,从来没有关注过版本之间的差异。但在大学的许多课上,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老师们总会在每本书后标注上出版社的名字及出版年份。其实同一本书不同版本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选择恰当的版本也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的。
四、合理利用多种媒介。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共同影响着我们的阅读习惯。但无论我们选择哪种方式,它都只是阅读的媒介和手段而并非目的。只要通过这种方式或者说找寻到其中的平衡点我们能够有所收获,能够将书读懂、读进去就足矣。
五、将读书与其他能力进行融合转化。作为一名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站稳讲台的基础之一,其中不害怕说是第一步,但说得好不好更是关键。我们也常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将我们的个人成长和教师职业发展比作一栋大厦,那么我想读书便是地基,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要打牢、打实。
希望阅读成为一座我们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阅读不应当仅是一种习惯,更应该成为一种能力。
首先,关于书目的选择,也就是读什么书的问题。
第一,读书要广。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学类的书籍应该占据了我们阅读书目的绝大部分,但不要忘了我们同时也是未来的教师,教师教育和其他门类的书籍对于我们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和知识面的拓宽是极其重要的,而后者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又常常会被我们忽略。
我们总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读书方面我想说的是或许我们可以多多尝试自己不很感兴趣的书。在日常的观察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更偏向阅读本专业书籍的现象,大三时我选修了一门课程——中国思想史,在课上老师讲到了国内外从古到今的很多哲学思想类书籍与名家,于是一个不那么喜欢这类书籍的我也开始沉下心去阅读并在其中获益颇多。在许多人的认知里语文教师更多的是感性的,诚然,语文教师离不开感性的支撑,但我们同样且更需要逻辑的力量。优秀的逻辑与思辨能力对于我们之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不要忽视专业课用书和中小学教材的阅读。记得,大三的古代汉语课上,老师常常嘱咐我们,大家的教材一定不要卖,之后走上教师岗位这就是你们查阅知识很好的工具书。从小学到大学的每一本教材我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因为我总相信当多年以后再去翻阅时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虽然大学老师们在讲课时很少会以专业课教材为中心,因为他们大多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讲解逻辑,但是在课下,当我带着老师课堂所讲去阅读教材时,会惊喜地发现,即使老师们并不按照教材来讲,他们所呈现的知识内容与体系也与教材有着许多的不谋而合之处,此外教材也会对我们知识体系的建构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同样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本职是教书育人,在我看来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教什么,怎样教,是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对教材的把握与理解则成为确立我们教什么的重中之重,许多教师也许终其一生都还未能完全明白自己要教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当然了,这对于新教师的我来说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关于怎样读书?将读书视为单纯的学习任务,不知如何有效读书成为当下许多学生的现状。对此我想分享以下几点:
一、勤动手。做读书笔记已经成为记录我们阅读的重要和普遍形式之一。但读书笔记绝不仅是圈点勾画和摘抄好词好句,也不应流于形式。阅读时我们首先要读懂内容,当理清大意后可以尝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一本书的框架,梳理每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人物关系等,从点到面由浅入深,而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我们对于书中人物语言、关键语句的批注与思考,可针对一个点写下自己的想法,读完后将零散的想法再次聚合,以话题或词条的形式分门别类地梳理,再继续深入品读。
二、比较阅读与多次阅读。读书是一门学问,那么既然称之为学问便可以并需要深入研究,而比较阅读与多次阅读便是很好的研究方法。作为一名大四毕业生,毕业论文是我们最近的主要工作,而我的毕业选题就在老师的建议下由写一部作品里的一个人扩展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多部作品的一类人,当我将这些作品罗列出来时才发现部分作品甚至在老师的课堂上都没有被提起过,然而当我再次或第一次去阅读时,真的会发现人物与人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及其中的异同点,“量变引起质变”,当阅读达到一定量时,我们才可能进入到深度的层面。
三、选择恰当的版本。对于阅读版本的要求是我在大学学到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此之前我和许多同学一样,要阅读一本书只管记书名,找到就开始阅读,从来没有关注过版本之间的差异。但在大学的许多课上,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老师们总会在每本书后标注上出版社的名字及出版年份。其实同一本书不同版本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选择恰当的版本也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的。
四、合理利用多种媒介。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共同影响着我们的阅读习惯。但无论我们选择哪种方式,它都只是阅读的媒介和手段而并非目的。只要通过这种方式或者说找寻到其中的平衡点我们能够有所收获,能够将书读懂、读进去就足矣。
五、将读书与其他能力进行融合转化。作为一名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站稳讲台的基础之一,其中不害怕说是第一步,但说得好不好更是关键。我们也常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将我们的个人成长和教师职业发展比作一栋大厦,那么我想读书便是地基,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要打牢、打实。
希望阅读成为一座我们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阅读不应当仅是一种习惯,更应该成为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