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素养课程育人 践行课标创新方式

□贾 玲

字数:1077 2023-04-23 版名:知行
   点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育人功能,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建立文化自信。”鲁珊珊老师执教的《活板》一课,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精神,并用创新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课程育人的成效。其突出特点如下:
  一、落实课标精神,凸显课程育人。 《活板》为什么能选进统编语文教材?当然不仅仅是文本规范的文言表达和准确的内容说明,还因为它集中展现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创造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如果我们不能把这丰富的内涵教出来,并让学生为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而感到骄傲,那么这篇课文就算把字词句教得再扎实,也不过是在雕虫小技上做文章。鲁老师正是因为在这点上认识到位,所以整个教学设计目标清晰,活而不乱,活而有趣,活而出新且有内涵。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古代灿烂文明的同时,还要做一个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二、聚焦核心素养,体现课改方向。在课堂教学不断创新、向前迈进的探索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聚焦人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就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在课堂上,我们不是简单地只教听说读写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内容,而是要把这四个核心素养的内容融会贯通,润物无声。
   三、创设学习情境,创新教学方法。文言文常规教法往往就是读读、背背、感知大意、学会翻译。当然这样教是没有错的,但也没什么新意,很难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课堂创新要在有意和有趣上共同下功夫,才能更有效。这节课创设的情境就是穿越到北宋开一间活板印刷店,在筹备开店之前,需要筹募资金,要跟各种投资人去宣讲活字印刷术是怎么回事、有多少优点。多么鲜活的课程形式,同学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而这样的情境一直延续到课堂最后,如线索一般贯穿始终,获得好的成效,课堂学习的体验感才更强、更足。这节课十分成功。
  四、转变育人方式,突出语文实践。这节课老师讲得并不多,但学生学得非常积极有效,因为老师一直在进行一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这种方式以大情境、大任务来贯穿课堂学习的始终,学生始终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整节课学生们一直在课堂上读、译、思、辨,最后还要一起帮助老师填补那个小小的专门留出来的板书的空白,整个过程都围绕着语文实践来进行。
  五、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文言文阅读要“言”“文”并重,挖掘文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不仅爱上文言阅读,更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更愿意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做面向未来的探索者。如何在守正和创新、学科教学和学科育人方面找到结合点,本节课为我们提供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