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灵魂三问”

□张 宏

字数:1208 2023-04-16 版名:知行
  语文说到底,就是培养一个人读写能力、读写素养的学科。读写无疑就是语文的“灵魂”。中学生对语文的感觉,大体是语文好学,但不易学好。
  语文如同子女与父母,朝夕相处却未必真的熟悉。父母对于我们,我们对于语文,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学不好的症结在哪?其实,就是绕不开的“老大难”问题:即阅读和写作时,理解与表达之间必然存在的差距。这两者之间,存有一条看不见但又真实存在的“鸿沟”,学生的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填埋这条沟”。对阅读而言,重点是教会学生怎么做到“理解正确”;对写作来说,重点则是怎么指导学生做到“表达准确”。本文试着来说说阅读文章(文本解读)时“理解正确”的事与理。
  阅读不是“你以为”的你以为。阅读,就是理解作者的文字,理解作者的思想,甚至理解到作者的呼吸。理解的标准是理解得正确。实际上,大多学生读一篇文字,不存在绝对的理解错误。所谓“不正确”者,乃是“不到位”也。怎样才能到位呢?搞清一篇文章的“灵魂三问”,就是到位、通透,才能理解正确。
  下来,我们以统编语文教材七(下)第15课《驿路梨花》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灵魂第一问”,难度级别三星级。这篇文章在写什么?这个就是文章一望可知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读出那个推动故事行进的“主问题”:小屋的主人是谁?随着误会与悬念的一步步解除,雷锋便“浮出水面”,雷锋精神也不言自明。可以说,这“灵魂第一问”,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都不在话下。
  “灵魂第二问”,难度级别四星级。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个雷锋精神的?这个问题可就不太好回答了。学生可能会说,是以讲故事写出来的,或是在悬念误会的创设与解除中写出来的。实际上,学生这么说,也未尝不对,只是还不够精准,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故事的特点。特点就是层层设疑,悬念迭出,故事貌似一次又一次被延展“抻长”,该结束又一时结束不了。点到这,窗户纸也就基本捅破了。我们给这个故事结构一个临时性说法,叫“长故事结构”。
  “灵魂第三问”,难度级别五星级。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长故事结构来写雷锋精神的主题?而非别的形式?换种说法问学生:故事在安排上,为什么没有在瑶族老人处结束?或在梨花妹妹处结束?梨花姐姐处结束?解放军叔叔处结束呢?道理再简单不过。故事结束得越早,情节设计就会越简单,更重要的是雷锋精神的表现就会不够充分。雷锋精神在于传承,不能得到传承的雷锋精神,某种意义上,就不是雷锋精神了。作家王开岭说:“语文的任务,就是为内心发生的一切找到最匹配的语言。”听了王开岭的话,我们是不是有一瞬间的开悟呢?故事在被延展或“抻长”,而贯穿其中的雷锋精神也就自自然然得到了传递、传承。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一篇文章的理解,要想正确,就是要理解到语言文字的最深处,碧波深处有珍奇,文字深处蕴奥秘。看得到内容,更要看得到形式;看得到形式,更要窥得见形式里的秘密。这就是“灵魂三问”。如果你足够用心地体悟,所有文章都会向我们一步步现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