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个课堂”之“三要”

□马 虹

字数:1564 2023-04-16 版名:教育理论
  在基于传统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比较研究上,陕西省教育厅提出打造“三个课堂”,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浅谈一下学校该如何落实“三个课堂”。
  “第一课堂”要规范
  “第一课堂”就是在教室里面上的课,主要内容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课程改革的当下,每一位老师都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更新教育观念,同时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个体差异、学习能力等,让课堂教学面向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让教育适应学生。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依靠课堂教学,因此学校要多渠道、多途径为教师提供业务培训学习的机会,教师自身也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课堂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引导学生确立长大后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的远大志向。上好课的前提是要备好课,教师在课前认真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可以以学科组为单位分析教材,再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高质量撰写教学设计,规范而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提升,发自内心地喜欢“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要丰富
  所谓的“第二课堂”,就是借助学校功能部室、操场、艺术活动中心、社团活动场地、文化长廊等开展的教学活动。这个课堂更多是以学生兴趣、特长为基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校在“飞翔文化”的引领下,结合校园发展历程、师资力量、周边共建单位资源等,在保证“第一课堂”的同时,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这些课均是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教学形式生动有趣,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和特长自愿报名参加。课堂上学生个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第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第二课堂”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为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课堂”要有特色
  《蒲公英进社区志愿服务》是我校长期坚持开展的一项德育课程,这门课上课的时间是寒暑假,上课地点在学生所居住的社区,学校在放假前会专门安排此项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社区,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公益性活动,如看望孤寡老人、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等,这个课程让家长和孩子都受益匪浅,不但生活能力得到了锻炼,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了学生的孝心、善心和爱心。让“课堂行走在路上”是我校近年来坚持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学生先后走进杨凌农博园、阎良航空基地、临潼兵马俑等,学生们在这种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的活动中,不仅收获了课本以外的知识,更增强了集体观念,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陶冶了道德情操。
  “第三课堂”不仅仅局限于参加社区活动、学校研学旅行活动,还可以借助红色资源开展“第三课堂”,让学生走进伟人故里、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迹、烈士陵园、综合性的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历史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三个课堂”是三种形式的课堂,是教师教育与学生学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智能发展与人格养成的三种类型的课堂。无论是哪个课堂,都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五育”并举,学校要让“三个课堂”相得益彰,努力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多样化、特色化,同时还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最终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