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和优质都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

□张小军

字数:1108 2023-04-12 版名:声音
  近日,宁波市教育局会同市教育学会组织开展的第四届宁波市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2022年度)评选结果揭晓。最终,60个典型案例、40个优秀案例、4个优秀组织单位入选。其中,有25项案例获评惠民实事。(3月31日《现代金报》)
  教育是一门公共事业。“公共”,要求教育办得公平普惠,体现民生关爱;“事业”,要求教育办得优质高效,让每一个孩子都充分全面发展。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基础教育只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
  基于此,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针对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针对“城乡办学水平差距过大”问题,分步实施区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优质均衡创建;针对家长“课外培训负担重”“接送难”问题,积极推出规范校外培训、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双减”政策;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及时给出“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招生要求……
  在一系列规制举措的刺激下,影响教育公平、搅动教育焦虑的一些问题得到了缓解,基础教育要办得更公平更普惠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由于观念惯性的影响,也有一些地方和学校公平意识不足,质量内涵简单化,牺牲保公平资源求“质量”,甚至完全走“唯质量”老路。比如,在教育资助中穿插一部分优秀表彰,在课后服务作业辅导中“重提优,轻补差”,对假期托管需求视而不见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拿出较多名额来专门表彰惠民实事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应该说,公平与优质都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优化措施,改变重高分率重名校率倾向,铸就公平基础,实现每个孩子都充分发展,这样的教育改革才是成功的,这样的质量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但如何统筹兼顾,实现公平下的优质,很多教育人依然心里没底或底气不足、很多家长依然心存担忧甚至担忧甚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就特别希望能旗帜鲜明地推出一批两者高度融合的区域优秀典型来学习借鉴。
  这次评选就具有这样的价值。分析这次评选结果发现,表彰项目尽管分了几类,但无论在哪一类,公平与质量兼顾始终是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比如,惠民实事“鄞领优学”数字化改革项目,就包含落实学生健康管理、心理疾病筛查等提高育人质量方面的内容;而标志性成果“实施随迁子女公办全纳教育”,也包含了入学公平内容;宁波市教育服务与电化教育中心运用数字化手段建设的国内首个共同富裕“甬有优学”资助平台,也是在用保公平来提质量。
  评选先进的意义在于示范、引领、推动。笔者认为,在表彰结束后,相关方面还要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建立学习互鉴制度,落实激励帮扶措施,让先进示范辐射作用更好发挥,教育愿景加快实现。同时,也希望这样的表彰评选、学习活动能在更多地方推开,推动基础教育整体朝着更公平更优质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