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 迈步向前

——青年教师成长路径反思

字数:1801 2023-04-12 版名:成长
  □晋 婧
  2023年3月上旬,我有幸跟随西安市中小学各学科的名师们参与碑林区“红烛杯”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暨“教学能手”评选的工作。回顾历时一天半的教学观摩、评审工作,收获满满、感悟良多。值此,将所学所思梳理出来,分享给与我一样渴望改变,并一直在各级各类赛教中摸爬滚打、成长历练,未来也依然对教学提升有着执着追求的青年教师们。
  作为青年教师,参与赛教活动无疑是在短时间内更新教学理念、打开教学视野、提升专业素养的最好途径之一。那么如何能在比赛中有更好的教学呈现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团队的力量,
  是精进业务的“快速干道”

  虽说没有完美的课,但经过团队精心打磨设计的课一定优于一个人的“闭门造车”。本次比赛是在选手们已知题目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限时抽签展示课,但仍有老师会出现讲解超时,或者自以为表现良好,实际上却因为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硬伤”而导致分数低于预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从侧面暴露出参赛教师可能是一个不参与教研团队、不擅长与同行交流并听取意见的人,这样的教师未来的发展和提升空间也会比较有限。因此,在这类可提前准备的赛教活动中,青年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借力教研团队做好内容的取舍和教学设计的质量审核等工作。诸如“教学内容超纲”“环节设计逻辑牵强”“重难点不突出”“设计理念老旧”等问题都是可以在交流与探讨中进行改进和避免的。事实上,即使是即兴现场抽题的比赛中出现超时的情况,也不能简单归结于临场发挥问题,规定时间内的教学是丈量教师精炼教学重难点的能力和课堂时间把控能力的“一把尺子”。当然,这种内功的修炼注定是长期的,除了要熟悉教材内容外,还需要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时间的规划练习,在教研团队的指正中反复实践,精炼语言,实现专业、有效、高效的表达。
  有“灵魂”的设计,
  是“战无不胜”的法宝

  有些老师认为课堂生动有趣、情境素材选取新颖、有大胆的创新就是好课,但事实上这些只能算作特色和亮点,在这种“神仙打架”的比赛中,特色其实应该是每个人的标配。而真正能让你脱颖而出的“灵魂”指的是,你在进行教学的顶层设计时是否把“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放在首位,然后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基于某一节课内容的完整的、闭环式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设计。那些看似“高大上”的“花拳绣腿”在阅课无数的专家眼里往往不值一提,他们会透过现象看到课程设计的本质,即教学情境线的设计是否逻辑严密贯穿始终服务核心知识,认知线的设计是否以学情为出发点层层推进有所发展,素养线的设计是否完全实现了该节内容该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我个人认为,万水千山走到最后唯有“经典永流传”,而这种“经典”终究还是会倾向于教学中逻辑严密的科学思维引领和主流的、客观的价值观认同导向等方面。
  高“曝光率”的日常,
  是致胜的基石

  赛教中,教师的水平往往会有明显的等级划分,但处于同一梯度的教师若进行的是不同课题、不同风格的教学展示,在评价中就很难精准地进行量化。此时,面对一个鲜少参加比赛的“生面孔”和一个日常中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示范课、展示课、优质课评选的高“曝光率”选手,在旗鼓相当又必须在分数上有差异体现的时候,日常表现积极的、曾经有过高质量课堂展示的老师会不可避免的“自带光环”。当然,这样的评价结果自然也是符合开展赛教活动初心的。因为,一个真正的“教学能手”的诞生,本身也不应该是一次偶然的超常发挥,而更应该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必然结果。因此,作为青年教师还是要功夫在日常,时刻让自己处于一个积极求索、不断进步的状态,尽可能多的参与各类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历练,才能终有一日配得上属于你的教师荣誉。
  最后,想告诉那些因为担心在比赛中被淘汰,总是不能迈出这具有挑战性的关键一步的青年教师们,教师的成长从来都不是超越他人,而是淘汰过去的自己。纵使雄关漫道,也应该勇敢向前,要相信赛教经历带给你的成长一定会比赛教结果本身更多。不要过分执着于比赛的结果,因为即使你赢得了比赛的第一名,也依然逃脱不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现实。唯有坚持不懈地走出去,才能看到更远的山、接触到更优秀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时代在更迭,但教育改革的车轮从未停息,这其中凝结着的正是一批又一批积极向上、大胆创新、不断寻求突破的一线教师们的心血。可以说,没有青年教师的成长就没有未来教育发展的生机,希望我等青年教师都能大胆迈步,不断探索,为了更好的自己,为了更好的教育,孜孜以求,行而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