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古今谈

□霍寿喜

字数:857 2023-04-05 版名:文化
  依据气候规律,每年的4—9月是我国的主汛期,也是雷暴天气的高发时段。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大约有44000场雷雨,800多万次雷电,每年约有4000人因雷击而丧生,至于因雷击而引起的财产损失,数目则更为惊人。
  雷击是“天灾”。我国自古就有“雷公”的传说,以为雷击是老天发怒所致。事实上,雷电不过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电如果产生在云地之间就是雷击,如果人处于雷击范围,又没有避雷措施,那么雷击事故就很难避免。
  令人惊奇的是,我国古代建筑就考虑到了避雷装置。《淮南子》《左传》等书里都有关于避雷的详细记载。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建筑的避雷,采取的是一种绝缘避雷和自然消雷相结合的绝妙方法。建筑物台基使用的主料为砖石,灰浆由白灰、糯米、白矾等合成,地下则铺有厚达一尺的焦炭,墙体主料也是木材、砖石、灰浆等,整个建筑物如同一尊良好的绝缘体,而点缀其间的金属材料或装饰品则相当于现今的避雷针、避雷网、避雷球,起的是引雷入地、自然消雷的作用。
  要避免或减轻雷电灾害,就必须合理安装避雷设施,并做到定时检测,及时消除隐患。除此以外,准确、及时地做好雷电预报也是变被动为主动的良策之一。
  《吕氏春秋》载,春雷震响的前三日,官府要遣专人摇铃告示百姓:“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似乎古人已有预报雷电的意识,只是这预报的时限和时效太模糊了,“告示”本身也充满了迷信色彩。
  如何准确地预报雷电?我国这方面的工作一般是通过对天气系统的分析,在作雨量预报时顺带报出雨的性质是否为雷雨,如是雷雨,当然就得注意防雷了。
  其实,雷电也可以单独预报。科学家已研究出一套雷电预报系统:先在预报台站安装一部大的天线和无线电接收机,每个预报台的计算机都与中心站的大计算机相连,当使用天线和无线电装置收听到雷电轰击地面的声响时,计算机则记录下雷电轰击的地点,各台站则将已做过分析处理的雷电数码汇报给中心站,中心站的大计算机再汇总各台站的情况绘制雷电预报图,标出雷电将发生的位置。人们就可以利用这张图,事先避开危险的雷电区,或采取一定的防雷措施,从而达到避雷、减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