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旅行中的生死思考

——读陆晓娅《旅行中的生死课》

字数:1195 2023-04-05 版名:悦读
  □李 钊
  对于旅行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钟情于奔赴远方遇见的别样风景,有人感动于自然与心灵的碰撞,有人惊喜于在旅行中遇见相似的灵魂……对于60岁自学英语、开启世界旅行历程的陆晓娅来说,异国他乡的美食与美景固然能让她忘了时间,而在文明遗址、名人故居、乡间墓地、博物馆等地的停留,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相遇,与一个个不朽的灵魂交流,内心掀起的灵魂风暴和情感浪潮,能不断唤醒她对“生活意义的思考与追求”,重新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生命过程,让“‘生’与‘死’的‘过渡’变成‘一段精彩而非乏味的旅程’”。在随笔集《旅行中的生死课》中,她将旅行中对死亡与离别的思考、生命与生活的意义追寻付诸文字,成就这一本直面人生逆旅、向死而生的“生死之书”。
  蒙田曾说,我们的房间应该有一扇可以俯视墓地的窗户,那会让一个人的头脑保持清醒。旅途中,陆晓娅曾站在桑塔格、叶芝、肖邦、哈菲兹、萨特和波伏瓦等人的墓地凝视和回望,走进土耳其军人集体墓地和奥斯维辛遗址默哀和致敬,踏入沙特尔大教堂、吴哥窟遗址去探寻生与死的意义,“这是一种特别的体验,也会提醒你生命其实很短暂,我们亦只有一次生命,你希望将来在自己的墓碑下留下什么”。她驻足萨特和波伏瓦的合葬墓,从自身阅读体验出发,走进萨特《死无葬身之地》的深处回望灵魂的深渊,与波伏瓦坐在咖啡馆聊聊《人都是要死的》,探寻书中生命的意义。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她从一位深陷悲惨过往不能自拔的幸存者到与过往、与自己和解,进而获得真正自由的经历中,看到我们该如何从真实的生活中去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而在穿越吴哥窟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旅程中,感知到将自己的创造热情融进美妙当下,是可以大大减轻死亡焦虑的。
  在陆晓娅看来,人生本无意义,但是我们需要努力创造意义,活得踏实一点。《长寿之城与长寿之人》带来的是“城”对“人”的启迪,游走于千年古城巴黎、伦敦和耶路撒冷,她分别从三座城市的兴衰起落提出三个生命问题:人到中年是否有勇气和能力进行改变?漫长的生命里是否愿意拓展生命的可能性?生命末端能否整合生命进而从容告别世界?答案是一串动词:学习、思考、探索、创新、成长……诚然,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短,却能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精彩、活得从容。《寻根寻到盐湖城》呈现的是一场“寻根之旅”,如她所说,人类在一边出走又一边寻根的人生旅途中,始终努力与自己的“根”保持联结。我们无需恐惧死亡,即便生命如流水般逝去,也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下去。《在巴黎与爸爸重逢》讲述了一个十分温暖的故事,父亲已去世多年,她坐上父亲曾坐过的地铁,来到父亲逛过的塞纳河边的旧书摊,读着父亲为她写的诗,穿越光阴与父亲对话……因为爱和思念的延续,父亲从未在她的生命里消失,而她也不需要时间治愈。
  人生是一场向死而生的逆旅,无论我们想与不想、愿与不愿,每个人最终都需要面对。我们唯有直面逆旅,向死而生,才能过好生命中每一个无法重来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