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生命滋养:构筑人的精神家园

字数:2652 2023-04-05 版名:悦读

   □姚林群
  一个人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其接受中华文化浸染的过程,也是其智慧生成、精神发育、心灵成长和灵魂转向的过程。语文学习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可以为学生构建精神家园,使其找到思想、情感与道德上的归属感和满足感。“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师是育人的人,他必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上的充实、伸展与升华,这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语文课程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和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能够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丰富的人生智慧。作为一门人文课程,语文课程在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与丰盈有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其他课程难以替代。
  【语文课程陶冶人的情感】
  语言贫乏、感情粗糙的人不可能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人是“情感的动物”或“感性的动物”,因为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情感需要后天的熏陶、滋润与丰富。“文学有传染、牵引、诱发的功能,能唤醒读者处于休眠状态的情感,使之被激活,变得热烈而活跃,微妙而敏锐。”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感。文学作品既可以触发和点燃读者的情感,又可以使读者的情感更为丰富、细腻。因此,著名学者王富仁认为:“常读文学作品的人感情要比一般人丰富细腻,常读科学著作的人要比一般人的思想严密、有逻辑性,就是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并非完全自生的,是由他掌握的语言的特点塑造而成的。人有了更细致、更严密的感情和思想,才会用更细致、更严密的感情和思想感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确,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借助各种修辞和表现手法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以不同形式反映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人们的社会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人的情感日益完善、丰富,精神世界也逐渐充实、完整。
  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更是文学和文化。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阅读的一篇篇课文,基本上都是教材编写者精挑细选的文学佳作。它们文质兼美,闪烁着人类精神之光,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有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也有温暖的亲情、美丽的爱情、珍贵的师生情,等等。如《背影》《荷花淀》和《陈情表》等表现的亲情,《诗经·关雎》《生查子·元夕》《致橡树》等表达的爱情,《藤野先生》《我的老师》中体现出的师生情。同样,阅读杜甫的诗歌,学生可以领略杜子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豪气;品读陆游的作品,学生可以感受陆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情怀;而读戴望舒的《雨巷》,感受到的则是作者心中交织着的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学习《祝福》《雷雨》等悲剧作品,学生在流下感同身受的眼泪的同时,压抑的情感也容易得到释放。所以说,语文的学习可以唤醒、提升学生的情感,也可以丰富、解放学生的情感。
   【语文课程建构人的思想】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帕斯卡尔认为:“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只有思想,才能令人真正的伟大;只有思想,才能使人获得全部的尊严。事实上,思想的建构比情感的陶冶更难。因为情感是人天性中固有的,虽有粗细、敏锐之分,但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的感染和诱引。而思想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思维的能力虽然也是人大脑的固有技能,但是其发展主要靠后天培养,通过生活和社会实践发生、成熟起来。思想不会凭空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丰富的知识经验、良好的思维品质、深厚的言语修养,等等。阅读是思想形成的基础,也是手段。读好书如同与高尚的人对话,他们穿透历史和跨越时空的思想将深深影响你对世界的看法和人生的态度。
  语文是引导人读书的一门课程,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语文阅读不仅能与大师对话,而且能够领悟大师的思想,从而将自己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内化为自己看待事物、理解世界的一种视野。通过梳理不难发现,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历史洗涤和时间过滤的名篇佳作,有的饱含无私忘我,献身民族、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的表达反剥削、反压迫,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的则为读者提供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自我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课文中大部分内容,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写社会还是写人物,无不是作者好与恶、爱与憎的表现,是其思想观念的表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用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牢牢把握文章思想的精华,体会语言背后的人情世故、人生哲学,在“缘文释道”中用文章内含的深邃思想、高尚情操、美好德性、科学观念浸润学生的心田、拨动学生的心弦、打开学生的心门。
  【语文课程促进人的灵魂转向】
  雅斯贝尔斯就“什么是教育”问题明确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教育与训练有着本质的不同。训练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获取活动,既不需要真情实感的投入,也不需要精神的沟通交流。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能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教育应关注人的灵魂的发展与完善。而在我看来,作为学校教育中精心设置的课程,语文课程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相比,更能实现学生心灵的成长、灵魂的转向。因为语文是既关乎语言和文字的课程,又涉及文学与文化,语文的人文性特征能够实现对学生德性的培养、人格的确立以及灵魂的培育。
  《观沧海》是曹操创作的流传千古的名诗佳作。“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天地宇宙,尽在胸中,雄伟壮丽的景象、壮阔浩大的气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以及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其意境的开阔、胸襟的宽广、抱负的远大能给人心灵上的极大震动。《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信。“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对妻子的深情、对国事的忧虑、对人民的责任,英雄本色与儿女情长交织交融,这种舍小家为大家,“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胸与气概怎能不震撼读者的灵魂?一首好诗、一篇好文章,既是作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产物,又是绝好的精神和心灵教育的原料。语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读诗品文中感受作者的情与思,接受心灵的滋润、灵魂的教育。
  (以上节选自《语文何以滋养生命——语文深度教学研究》,姚林群著,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