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模型思想探究

□徐莹韩伟

字数:1475 2023-04-02 版名:教育理论
  模型思想作为数学学科中的基础思想,是一种将抽象化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模型的一种思想。教师可以借助这种思想进行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在深化知识理解的同时进行实践应用。数学作为一门来源于实际生活的学科,模型思想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应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合生活场景
  进行模型思想的培养

  数学学科中的各种抽象理论实际上是对生活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得出的,数学模型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生活化场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形成初步的模型思想。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将最为常见的天平作为教学工具。让天平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并在其左边放入2瓶重量为250克的牛奶,随后在其右边的托盘中放入同等重量的500克的砝码,让学生在观察天平的过程中说出其具体的变化。随后教师可以采用电子型的天平,将4瓶重量为250克的牛奶放在天平上,并将液晶屏上显示的1000克的数量使用多媒体设施向学生进行展示,引出1千克的具体写法。学生通过两次物体的称量了解了克和千克之间的数量关系,对于实际生活中物体的重量也会形成基本的认知。
  引领学生
  亲身经历模型思想的建构过程

  模型思想作为一种从单体问题解决延伸到一类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与学生的自我体验、探索有着紧密的关联,要求教师引领学生经历完善的知识构建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问题情境的数学化出发,引领学生从抽象的数学问题入手建立具象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对应的问题。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解决有关《植树问题》相关难点的过程中,可以优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所在校园环境的视频,并引导学生发现树木之间的间隔,随后通过主题图的展示让学生得到对应的数学信息并给出合理的预测,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对于树木的数量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进一步深化对于树木数量和树木间隔数之间的关联。这种教学设计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做到在形成数学模型思想的同时,逐步对于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修正、应用。
  以学生的课堂学习实践
  培养模型思想

  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模型思维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通过动手实践进行具象化的转化,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前提下使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需要优先设置单位“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蛋糕活动,并用橡皮泥之类的教学道具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学生通过数学教学模具和动手实践形成一定的模型思想之后,需要让学生凭借深度思考以及抽象逻辑将数学问题从数学思维的层面出发解决,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多维变式
  进行模型思想的培养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入,各种问题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式,教师也可以将这种多元化的变式作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共同探讨《鸡兔同笼》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题目分析方法之后,以问题的核心思想作为出发点进行问题的变形,由此让学生对于这类问题的模型理解变得更加深化。
  综上所述,数学模型思想作为数学学科中一种基础的思想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化的场景引领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初步建立模型思想,配合数学问题的变式解决,帮助学生在经历完善知识建构过程的前提下,借助模型思想在分析问题的同时,通过数学模型的修正以及利用,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乾县大杨王居小学徐莹;陕西省乾县城关镇北巨小学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