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量感的 有效途径

□高 琼

字数:1578 2023-03-26 版名:教育理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量感”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新增加的内容,单独罗列出来。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量感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生活实践中,丰富量感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实践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培养小学生的量感,就要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帮助他们建立表象感知,丰富量感。
  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多重》时,要认识“千克”和“克”两个质量单位,课前,我安排了一项实践活动:去超市任选几种物品,查看包装袋上的净含量,并用手掂一掂,准备在课堂上汇报交流。课堂上,小手林立,孩子们踊跃发言:“一袋猫耳朵净含量是55g,它很轻;一袋大米净含量是5kg,它好重呀;一袋锅巴净含量是250g;一罐蒙牛多维高钙高锌奶粉净含量是900g……”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他们通过实践,初步感知到“千克”和“克”是描述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接着,我鼓励学生放学后,先掂量家里日常用品的重量,如洗衣粉、盐、水果、蔬菜、食用油等,再查验其实际质量,在实践体验中加深量感,建立物体质量观念。
  二、在估测测量中,发展量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学生认识了1毫米之后,我让学生估一估数学课本的厚度。他们端详了一会儿,立刻想到“毫米”这个单位。有的说是5毫米,有的说6毫米,还有的说是7毫米……我并没有着急评判,而是鼓励学生用尺子测量,验证估测的结果,看看估测和实测相差多少。学生在估测、找标准量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建立起1毫米感知,既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培养了他们严谨科学的思维品质。
  基于此,教师应用好教材上提供的估测素材,设计丰富的估测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活动中积累经验,丰富估测方法,提升推理能力,通过实测,使估测结果趋向精确化。这样,学生的数学“量感”在无形中得以发展。
  三、在观察操作中,内化量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学生的量感培养更离不开仔细观察和动手操作活动。
  比如,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由二维到三维,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跨越,体积单位也是如此。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形象感知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首先,认一认:出示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其棱长,感知“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初步建立表象认识。
  其次,摸一摸:让学生直观感受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逐步加深表象认识。
  接着,做一做:让学生借助身边食材如橡皮泥切出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固化感官认识。
  最后,找一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立方厘米的物体,内化感官认识。如法炮制,开展让学生认识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教学活动。
  在认识1立方米的活动中,这么大的教具在课堂上呈现不方便。我便让学生依照头脑中对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体积表象先进行推测,想象1立方米的体积大小;然后再“做一做”,用米尺搭建1立方米大小的空间,验证刚才的推想。最后趁势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积接近于1立方米的物品,他们立即想到了洗衣机、冰柜、收纳箱……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动手操作、列举实物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不仅对体积单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增强了感性认识,使得量感得以衍生、巩固和内化。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静心钻研新课标、课程、教材、学情,积极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量感的情景教学,让量感培养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常态教学之中,教会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牢固树立对应的“量”概念。
  (作者单位:陕西省淳化县方里中心小学)